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大學排名?臉上貼金

全台大學都在瘋大學排名,而且變本加厲。到底這些排名是瓊汁玉液,還是灌水工程,何妨先搞清楚!
騙,很簡單;要活出自己,不容易。大學教育主要目的,是要教學生活出自信和快樂;好笑,台灣各大學無分公私立為追求世上形形色色的大學排名,虚假的程度令人不忍目睹。
資訊管理有句名言叫「垃圾進去,垃圾出來。」不少世界大學排名就是這種產物。十幾年前,跟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總统報告一項公共建設的評選案,單看結果好像評選不公。我說:「副院長,問題在考題,考題不對,答案當然就會偏差。」蔡總统當過教授,馬上了解其中的竅門。
排名是比賽,比賽的精髓在它到底比什麼,總體要說清楚,細項也要分配合理;更重要的是,到底是誰評分。非專業的評審,看熱鬧;專業的評審,得把委員會名單公布,讓大家服氣。世界大學排名很多都是商業導向,藉評審來賺錢。負責評審的機構居然還毫不避諱地在各國設立分支服務機構,如此裁判兼顧問,天下那有這種荒唐事。台灣各大學還隨之起舞,有些還跟這些分支服務機構簽約,保證如果進入第幾名就收取多少顧問費。唉!學生如果知道這些「暗盤交易」,像話嗎?足以為人師表嗎?
一位大學校長非常得意,他們學校得到國際數位票選的前十五%大學排名。網路投票有太多人為的不公,很多網路投票都是AI機器人的傑作。這種排名不是臉上貼金嗎?
國際很多商學名校在新生訓練時都告誡學生,考試可以保留空白,不會,還有得救;作弊,那就只有死當。因為,誠信是商業的第一生命,作弊不配當商學院學生。講求功利的商學院都能堅持清白地競爭,大學做為學術的最高殿堂,真的不能為追求虚假灌水的排名,花錢又傷自己的尊嚴、人格和信譽了!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