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學習歷程制度設計再調整,減少軍備競賽疑慮

大學招聯會五月發布「一一一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完整版查詢系統」,其中多元表現分為八個項目:(1)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2)社團活動經驗、(3)擔任幹部經驗、(4)競賽表現、(5)檢定證照、(6)特殊優良表現證明、(7)服務學習經驗、(8)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項目分類過細,易使學生以為是集點式軍備競賽。
以商管財經領域為例,某高中生目標科系可能包括台大財金、國企、會計、工管系企管組、經濟,這五系在查詢系統中呈現的多元表現涵蓋(1)到(6)共六項,該高中生可能以為要具備這六項多元表現,方能在選系上有較大彈性。另一個例子:若高中生目標科系包括中山財管、中正財金、中央財金、中興財金,查詢系統中列出的多元表現涵蓋(1)、(2)、(4)到(7)共六項。
招聯會在系統中提醒:學系不會侷限於學習準備建議方向列出的多元表現項目,而是以學生提供之多元表現情形據以綜合評量。既然如此,建議招聯會取消細部分項,概括以「有利學生之多元表現資料」呈現,讓學生自行決定能展現個人特色與優勢的多元表現資料,以減少集點式軍備競賽的疑慮。
教育部與招聯會也可考慮「適度限制課程學習成果頁數」。學習成果重質不重量,若未作限制,易使高中生以為頁數要多,才能展現誠意並吸引大學教師目光。此也與審查實務有關,舉例來說:部分科系報名人數可能達上百人,若以一百人來算,假設每位申請者皆提交三份課程學習成果,每份皆有十二頁,大學審查教師必須在短期內看完三千六百頁資料,這還不包括多元表現、就讀動機、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畫等篇幅。這對大學教師是沉重負擔,也易影響審查品質。
學習歷程檔案引發討論,原因之一是現行規畫易產生軍備競賽疑慮,建議教育部與相關單位進行滾動式修正,減輕高中生焦慮與負擔。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