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近在咫尺的全球暖化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但全球暖化更趨嚴重。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總署最近報告,今年八月是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熱的八月,溫度較常年值高約一.一九攝氏度,超過了二○一六年八月創下的紀錄。尤其在阿拉斯加、加拿大東部、美國西部、歐洲、俄羅斯北部等地區,溫度要比常年值高約二攝氏度。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近日更宣布,今年夏季北極海冰面積已降為三七四萬平方公里,係人類利用衛星觀測紀錄以來第二最低值。全球暖化使得北極冰層融化、溫度上升和降雨天數增加,導致長期凍結的北極地區可能陷入另一新的氣候系統。因為原本厚重海冰會將太陽光從地表散射出去,有助於海洋隔熱。但是暖化使得海冰變薄和消失,海洋在夏天就會吸收更多熱量。同時在冬天,熱量將會輕易穿過變薄的冰層散逸到空中,使得大氣變得更暖。
年初以來,由於高溫、乾燥造成靠近北極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生一萬多起火災,燒毀約兩千萬公頃土地,面積比希臘還大,其中包括一千萬公頃森林。顯示氣候暖化對高緯度等敏感地區影響,明顯高於低緯度。
同時森林野火日前亦肆虐整個美國西部地區,大火燒毀了加州,俄勒岡卅和華盛頓州等數百萬英畝土地,造成數十人死亡。主要係由於暖化,使得春季和夏季氣溫升高,導致加州山區積雪減少且融化時間提前,造成極度乾燥時間大幅增加,讓森林野火更加頻繁。
而在歐洲,由於持續高溫、乾旱,使得今年德國萊茵河水域水位下降了百分之四十,處於廿年來的最低水平,影響到歐洲最重要的內陸水道運輸。同時創下了法國夏季最乾旱的新記錄,目前超過四分之三的省分已經實施了限水措施。法國最大的河流盧瓦爾河目前流量急劇下降,支流乾枯,農民因熱浪燒傷農作物紛紛向政府請求補助。
台灣由於今年的副熱帶高壓位置變動較大,梅雨期較短,同時颱風均過門不入,沒有造成嚴重災害,算是風調雨順,但是卻明顯造成國內多處水庫水位下降,明顯低於平均水平。同時自十一月至翌年五月為台灣枯水期,水庫水位勢將持續下降;如果沒有秋颱或明年梅雨又偏少下,在全球暖化的大氣候下,預計明年上半年發生乾旱缺水的機會非常大。建議政府水利、消防、農業、工業等等相關部門均要提前規畫,擬定調適因應措施,減少旱情可能造成之威脅及損失。
(作者為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