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論述 立足憲法 前瞻兩岸

國民黨日前定調的兩岸政策新主張,儘管曾遭中常委質疑是否與中共溝通並獲認同,但隨著全國黨代表大會通過後,如何讓中共理解與進而認同?確實因關乎爭取台海維持和平的機會,而為後續應努力的重要工作。尤其,國民黨的新主張未嘗不能讀出兩岸和平發展的前瞻性,故中共不必急於將之定位為「小綠」,誤判即將失去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新主張首先楬櫫係以《中華民國憲法》為立足點,這其實是中共長期「默默」期待台灣守住的立場。四年多前,不認同「九二共識」的蔡英文當選但尚未就職總統前,曾任國台辦主任的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演說時就提到,希望蔡英文「能夠遵守他們自己的憲法,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中國」。而且,中共可能比國民黨還要關切《中華民國憲法》的存續,會不會被民進黨修得只存其名而實無「中華」?
值得中共注意與國民黨須再闡釋其內涵者,乃是新主張的第二點「兩岸官方協商必須正視中華民國憲政秩序,兩岸官方互動必須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表述中華民國的空間,是兩岸官方協商互動的核心要素。」這裡強調的主體是「兩岸官方」。然而,國民黨現在是在野黨而非「官方」,主張兩岸官方協商時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現狀,表面上看似對中共的進擊,實則更是反擊正在驅離中華民國精神的民進黨。
再延伸來看,未來國民黨若成了「官方」而與中共進行協商,極可能已是進入了兩岸深水區的政治談判。此時,擱置主權爭議的「九二共識」完成了階段性功能,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相互「對視」,自也是雙方進行政治協商過程中,勢必無法迴避的議題。
換言之,國民黨若能捍衛住《中華民國憲法》及其所體現的立國精神,雖對爭取大陸民眾的認同仍缺乏積極開拓性,但至少消極地守住了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同時,國民黨對兩岸的未來雖未明示其政策,但黨章中已可看出是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目標,故其新主張中就兩岸官方的互動協商過程,特別彰顯了中華民國的存在,當也可理解為具前瞻性的兩岸和平發展進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