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國民黨 從初選制度開始

面對國民黨的財務缺口,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國民黨主席借錢借到他為止」,勇於承擔的決心值得肯定。然而,穩健的財務雖是政黨運作的基礎,但如何讓國民黨能透過改革,真正走向更為制度化且決策透明的民主政黨,才是凝聚共識來挽回民心的基礎工程。
國民黨想要真正制度化,就該從人才甄補的初選制度開始重設計。甫結束黨代表大會的美國民主與共和黨兩黨的初選制度,就很值得國民黨借鏡。
從美國兩黨的初選,可以看出三個重點。首先,初選在大選前九個月就開始起跑,約莫大選前半年就能確定誰會出線,讓黨內力量能盡早凝聚。其次,美國採分區初選的制度,從二月的新英格蘭地區開始一直到七月都有州在舉行初選。固然這與美國採聯邦分權有關,但分區初選促使政治人物們必須真正到地方傾聽基層的聲音。最後,美國的初選制度非常強調政治人物與公眾溝通的重要性。初選期間會有一系列在媒體上的辯論,還有直接面對民眾的市民大會,民主政治就是政治人物說服人民的過程,直球對決能有效檢驗候選人的溝通能力與準備的程度。
綜觀近年來國民黨的初選,因為缺乏穩健長久的制度,常淪為「穿衣服改衣服」的窘境,更因此常有「因人設制」的爭議。國民黨二○一八年在地方選舉大勝,讓黨內群雄紛紛對總統大選躍躍欲試,在沒有明確的初選制度下,導致短短數月之內就將地方選舉大勝的士氣內耗殆盡。
然而,制度化最大的挑戰在於國民黨全體政治人物,是否能夠團結,願意暫且放下個人目標,無私的把打造國民黨成為更有制度的民主政黨當成首要目標。面對掌握國家機器的民進黨,以及號召中間選民的民眾黨,國民黨需要超前部署,把不到兩年後的地方選舉,看作是為四年後大選建立制度的契機。如同美國兩黨初選,建立制度之後,國民黨內擁有人氣的政治領袖,就可以透過扮演母雞角色,畫分責任區塊,一方面帶領新人在全台爭取民眾支持,另一方面也是重新建立個人政治形象,為國民黨在下次大選找出最合適人選的試煉場。
任何有意願在逆風中承擔重任的政治人物,都該展現全力輔選的實力和決心,大膽表現願意帶領挑戰執政黨當仁不讓的氣勢,畢竟在網路世代的政治氛圍裡,直球對決遠比婉轉期待支持者呼喚,更有吸引力。倘若黨內重要政治領袖願意勇敢承擔,為制度化改革「撩下去」,不論兩年後的地方選舉結果如何,都必定能為下次大選做好更接地氣、更扎實的準備,而國民黨才有機會能從二○二二起跑,在二○二四奪標。
孫子兵法有云:全軍為上,破敵次之。勝選、敗選有大環境造成的或然率,然而政黨如何永續發展才是首要之務。尤其在面對執政黨以執政優勢全力壓制,國民黨只有透過將初選制度化,建立能讓所有願意投入政治工作的有志人士以及選民都清楚的透明規則,才可能有效凝聚黨內士氣,進而與他人一較高下。
國民黨全代會召開在即,身為在野黨的政治領袖們若能都以不王而王的心態和氣度,建立公平的制度,並且親自接受試煉,尊重制度,才有可能說服民眾,國民黨的改革是玩真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