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法規能守住公共媒體嗎

公視國際影音平台委託案衍生風波,使同為公共媒體的原文會未來發展,也受到關注。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所經營的「原視」,設置十五年,在新聞取捨及節目製作上,有無受外力干擾干預,也是一直受到關注的議題:到底台灣原住民媒體應該呈現什麼樣的族群媒體景觀?
原視的催生,和客家電視台有密切關係;只要客家族群有,原住民也必然會有。二○一七年共同成立廣播電台,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設置。這幾年公視製播優質節目受肯定,也是原住民媒體要學習的;回顧十多年來原住民媒體發展,原視預算從千萬到現在原文會接手經營後,基金會法定預算四億多,加上「Alian廣播」專案建台經費,一年也有六億左右,對族群來說,都是重要發聲平台。
當然節目品質的好壞,關係能否獲得非原住民青睞。回顧這幾年的運作,因是國家挹注經費的媒體,也會遇到來自政黨甚至政治人物的關切,只是如何因應面對及處理而已。
為守護原媒的獨立性,這幾年基金會力推「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法草案」,作為管理規範依據。儘管公視也有公共電視法,但這次的國際影音平台事件,可看出其自主性空間仍有疑慮,即便有了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法,是否保證從此不受外力的干擾或干預,值得觀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