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災害防救 應立法規範

梅雨報到,高屏這兩天豪雨,部分地區停班停課。除了豪雨災情,加上新冠疫情未完全解除,可能存在複合性災難;印度與孟加拉邊境發生廿年來最大氣旋,影響一千四百萬人,美國密西根州亦發生嚴重水災。預期複合型災難可能常態發生,在此情形下,中央政府應給予地方政府特別的協助。
中央雖有資源,但可能難以掌握災情,有賴地方政府協助提出。美國與日本基本上由州長或縣長向聯邦或內閣提出;台灣中央政府也有主動或被動協助地方救災案例,至於是否由縣市長提出,並無一定規範。但有時因政治或其它因素,導致不積極合作或防救災延宕,非社會之福。
這次美國密西根州兩個水壩受豪大雨潰堤,要緊急疏散一萬多居民,同時要求居民在撤離過程與停留避難所時,必須遵守「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感染發生。州政府立即宣布全州進入緊急狀態,州長(民主黨)同時致函聯邦政府,表達防救災資源不足,請求給予協助。屬共和黨的川普總統(聯邦政府)立即簽署聯邦緊急命令同意書,給予特別補助協助,或者聯邦緊急應變總署獲授權,在職權範圍內進行跨部會協調,提供相關資源協助。
雖然台灣目前沒有類似中央與地方防救災合作規範,但過去重大災難發生時,中央政府基於職權或非正式規範,多會協助,包括國軍進駐政府三級災害應變中心,協助搶救,避免災難惡化。
災害防救,原本就是跨層級(政府)、跨部會(局處)、跨領域、跨政府與民間的議題,為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不應成為權力與政治的犧牲者,有必要透過立法規範保障,「合作」進行災害搶救與減災,才是我們所最關切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