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聽取國安簡報前,給在野黨的幾點提醒
總統府上周電邀在野黨主席「共商國是」,宣稱將首次向在野黨領袖進行「國安簡報」。誰料,他次日隨即接見大罷免要角曹興誠與沈伯洋,聽取罷免藍委最新進度。此舉引發外界議論,質疑總統府邀在野黨共商國是,也是大罷免策略一環。綠營將大罷免稱為「反共聖戰」,而在野黨似乎還對此邀約充滿期待;如果毫無準備而去,只怕落得被羞辱而回的地步。
「國安簡報」是賴清德就職周年之倡議,稱將藉此與在野黨「共商國是」,在「相同事實基礎」上交換意見,化解僵局。事隔近月,在議程不明下,由秘書長潘孟安致電發出邀約。正當大罷免箭在弦上,罷團將「反共護國聖戰」當成口號;賴清德此際安排與綠營眼中「國賊」的在野黨主席會面,時機讓人大惑不解;是受到外界的壓力,還是其中另有算計?
民進黨利用「國安」名義賺取政治紅利之例,不勝枚舉。蔡英文尋求連任時,曾發生「王立強事件」,以假匪諜抹紅國民黨,取得選票利益。賴清德大選時,中共發射衛星,國防部發布國家級警報謊稱對岸發射飛彈,影響選情。賴總統首次出訪,國安單位捏造中共「聯合利劍C」軍演,爭取國際注目。綠委沈伯洋被踢爆父親「賺紅錢」,綠媒隨即引「國安報告」稱此案是中共利用紅媒協作,對付我方「國安資產」。
這些國安事件,都出於特定政治目的,可見國安情資已淪為政治洗地的文宣包裝。這次賴總統以「國安簡報」為名邀朝野對話,但官方出示的情資是真是假,誰能保證?府方要求在野黨主席簽保密協定,但誰能保證府方不會洩漏給特定媒體,再嫁禍在野黨?
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長期被匪諜寄生,司法卻不調查他未依法進行安全查核。賴總統不清查府院黨被滲透情況,反將安全管制鎖定基層軍公教及在野黨和民間。國安工作早已失去人民信任,還能拿出什麼有料情報和在野黨分享?分享之後又要做什麼?大幅動員社會防禦?還是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對美軍購?
朝野需要對話的議題不可勝數,總統偏挑最不透明的「國安」進行簡報問題,動機不簡單。國安局長蔡明彥說,中共統戰滲透嚴重,必須「形塑各黨對國安威脅的共同圖像,強化社會共識」。且不論國安報告可信度如何,藍白主席不能與同志或支持者分享報告內容,如何形塑社會共識?何況,國安政策是總統職責,他大可赴立院進行國是報告,或開記者會爭取社會認同;但賴清德捨此不為,偏偏選擇密室與在野黨領袖溝通。
國民黨立委本會期提出《國家安全戰略法》草案,希比照美日英德法,由政院針對綜合國力發展需要提出資源分配計畫。對此,綠營卻反批藍委「侵犯、架空總統職權」。但賴總統卻可一手找在野黨聽國安報告,一手為大罷免設局;國安難道又成為賴清德政治操作的萬靈丹嗎?
「共商國是」是頂美麗的帽子,讓在野黨無法拒絕。問題是,在野黨想要「共商」的議題,卻根本不在會議桌上。更糟的是,「國安簡報」並不像用來溝通的工具,而是「強迫填入」的宣傳。在這樣的場域,在野黨能期待與賴總統有什麼坦誠的「對話」,又有什麼「國是」可望得到溝通?如果在野黨完全處於「被邀約」的消極狀態,而不對會面內容與形式提出任何主張,其結果必然是一場空。
我們更要提醒,在大罷免卅一比○的懸殊成案比下,如果朱立倫要頂著國民黨被栽贓的「紅帽子」進場聽取國安簡報,他最好有一套周全備案,確知自己明天要怎麼進去、怎麼出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