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匯損 開啟金融市場改革契機

壽險業匯損,開啟金融市場改革契機。聯合報系資料照
壽險業匯損,開啟金融市場改革契機。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外匯市場受到川普關稅戰震撼,4、5月新台幣兌換美元升值3.253元,漲幅近10%。新台幣暴漲重創國內壽險業者。據金管會估計,新台幣每升值1元,壽險投資海外資金就會有2,000億元損失,而受到今年匯損影響,已有壽險公司撤回原先預計發放的股利。

不少壽險公司終於認清,川普時代外匯市場波動將是常態。壽險公司於是採取與第1季相反動作,調高投資海外資金避險比率,並申請外匯準備金新制。壽險公會也遊說金管會,建議填報資本適足率RBC時,「匯率得採半年日均價」,以緩和匯率升值衝擊。金管會更善意回應,強調未來因應方案會以「穩定市場、順利過渡為優先」。

壽險業與金管會面對匯率巨幅波動的因應作為不讓人意外,卻凸顯金融業共同面對的沉痾。現謹以壽險業面對的四點問題,說明政府「舒緩」措施的侷限性,以及台灣有必要檢討金融市場發展政策。

首先,我們不應期待未來會有穩定的國際金融市場,壽險龐大海外資產匯損始終會是夢魘。今年壽險業國外投資金額達23兆元,占可運用資金33兆元的70.5%。壽險業投資海外,源自過去惡質競爭造成的「利差損」,結果雖提高名目上的報酬率,卻輕忽規避匯率風險所衍生的必要成本。

隨著國內儲蓄力提升,壽險業有更多資金無法去化,金管會為此配合提高海外投資比率、納入國際板債券、放寬外幣保單額度,使得壽險資金的海外曝險比率竟可達87.75%。面對川普執政可能的巨幅匯率波動,壽險業不得不提高避險比率,形成成本上升、獲利降低的尷尬結果。

其次,金融業應調整風險管理文化,「投機」的避險操作不足取,而建立穩健的風險管理政策才是正道。今年初,有壽險業者見新台幣貶值,便大幅降低避險比率,直到新台幣劇升後才又提高比率。這種以利潤為主,臆測匯率變動的操作不是真正的避險。壽險業若認為金管會不會無視其「猜錯」匯率方向的虧損,而終將提出「寬恕措施」就是「道德危機」。

不過,我們也看到有壽險公司從去年底便提升避險比率,而有較小的匯損。這說明其正確解讀川普執政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更證明謹慎管理風險的重要性。利潤導向的經營思維必須受到風險管理制約,是所有金融業者必須信守的圭臬。

第三,台灣固定收益市場成長相對有限,社會多元投資管道不足,而無法有效分散股市與匯市的風險。台灣上市櫃公司債過去五年平均每年發行量不足3,500億元,無法滿足壽險資金成長需求,造成壽險業至去年底僅持有6,239億元公司債的現象。另外,2016年起上市企業僅發行29檔特別股,募資3,710億元更是無法獲得壽險業者的青睞。

特別股與公司債成長的侷限,使得更多壽險業資金走向海外。現在政府可做的,是鼓勵國公營事業多發行公司債,不僅能籌措基礎建設資金,更可吸引壽險業投資,降低壽險業投資海外的風險。

第四,國內缺乏新台幣匯率衍生性金融商品,而目前偏高的匯率避險成本,降低壽險業避險誘因。期交所衍生性金融商品具有較低交易成本優勢,而現今壽險公司透過與銀行交易SWAP與NDF無法有效降低成本。台灣迄今沒有與新台幣匯率有關的衍生性商品,讓壽險業靈活運用並降低匯率避險成本。

央行若無法落實《中央銀行法》賦予「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的經營目標,就宜適度開放新台幣匯率避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讓壽險業能有更多的避險工具。

壽險業龐大保險資金投資海外,卻因新台幣匯率波動造成匯損。這不僅說明業者的風險管理文化需要調整,亦凸顯政府金融政策應重視固定收益市場的發展,以及開放新台幣匯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必要。台灣金融市場顯已經到全面改造的時刻,期盼政府能向社會提出具體改革的願景及時間表。

社論

延伸閱讀

關稅嚇人金融業撤了!台股4月遭千億倒貨吞掉一季加碼

壽險業拚現金補匯損 4月大砍國內外股票加台債逾1500億

壽險業布局英、澳公司債 業者:依據市場變化調整

有壽險業考慮撤除配息⋯網瘋猜這3家!他憂成真後股價震盪

相關新聞

聯合報黑白集/接飛盤,辛苦了!

「飛盤狗」是新興運動,不管主人飛盤扔往什麼方向,狗兒都能火速衝刺到位,在飛盤落地前騰空叼住,口到盤來。但近年在大陸,「叼盤」卻成了損人語。最早「榮膺」此頭銜者,是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被挖苦不惜立場前後矛盾,只求發言對黨亦步亦趨。

聯合報社論/館長、沈伯洋、林昀儒:紅色界線的黑白切

綠委沈伯洋之父被爆在大陸「賺紅錢」,引發外界議論。沈伯洋是賴政府「認知作戰」首席軍師兼抗中急先鋒,並透過「黑熊學院」推動民防武裝訓練;而今其父被爆「賺紅錢」,沈伯洋竟稱:「不能一概把人當中共同路人」。此話太離奇,說「一切交流都是統戰」的,不正是沈伯洋本人嗎?把台商、交流者、兩岸和平論者打成「中共在地協作者」的,不也是他自己嗎?

聯合報黑白集/子弟兵卡位分肥

政委史哲毫無交通專業,卻被發布接高鐵董事長,薪水直接翻倍達四十萬。原高鐵董事長鄭光遠則被改派台鐵董事長,錢少事多麻煩大,也只能苦吞。跟賴政府談「專業」,根本是浪費時間;綠委沈伯洋一句話就讓你啞口無言,他說「政治就是一種專業」。

聯合報社論/大罷免尚未投票,已預知台灣民主的危殆

在府院黨全力操弄下,大罷免如火如荼地推進。相對的,由於國民黨的輕忽疏怠,藍營卻陷於四面楚歌的境地。大罷免的最新進度是卅一比○的懸殊比數:卅一名藍委已確定列入被罷免投票名單,而藍營罷綠案件卻是掛零,無一成案。在這種情況下,預計七月底的投票,選民若不積極投票反制,台灣民主將陷入可怕的險境,不得民心的賴政府將愈發為所欲為。

聯合報社論/國庫通黨庫,卓榮泰的惡意輪迴

當行政院長卓榮泰說出「這不是報復,而是輪迴」時,他可能沒意識到,此話將成為民進黨政治語言史上急轉直下的一筆。明明是刻意對...

聯合報黑白集/沈伯洋紅得有理

綠委沈伯洋的老爸,被港媒踢爆倒賣陸貨,當「中國推銷員」。誰料,綠媒引「國安報告」分析此案,竟稱「兩岸首度聯手攻擊我國會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