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者使用時易跌倒...公廁馬桶坐或蹲 藏安全課題

賴總統邀國安簡報…藍提2要求 將球丟回總統府

睡夢中驚醒!花蓮5:07發生規模4.2極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經濟日報社論/科技戰和「卡脖子」的天秤開始擺動

有備而來的中國,最近也主動出擊推出關鍵礦物出口管制,這不僅改變了地緣政治的氛圍,也將影響一些重要產業的發展。(路透)
有備而來的中國,最近也主動出擊推出關鍵礦物出口管制,這不僅改變了地緣政治的氛圍,也將影響一些重要產業的發展。(路透)

過去幾年,美中之間主要都是由美國頻頻發動科技戰和推出「卡脖子」措施,中國處於挨打的一方。但是,有備而來的中國,最近也主動出擊推出關鍵礦物出口管制,這不僅改變了地緣政治的氛圍,也將影響一些重要產業的發展。

美國長期管制對中國先進半導體晶片和設備的出口,憑藉的是其技術、市場優勢和長臂管轄權。最近,川普繼續升高相關作為:5月美國警告全球人工智慧業者若使用華為昇騰晶片,都將違反美國規定。同時,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技術出口,也由對個別企業(中興通訊、華為)制裁,升級為全面技術封鎖,要求新思科技、益華電腦、西門子數位化工業軟體公司等停止向中國提供EDA。

但是,在中美日內瓦經貿聯合聲明後,川普近日批評中國違反貿易協議,暗指中國繼續管制關鍵礦物出口,並放話尋求與習近平通話。6月6日,媒體傳出川普與習近平進行通話,討論了稀土產品的出口問題,雙方同意就相關複雜細節進行進一步會談,川普聲稱,習近平已同意稀土出口。這些轉折意味著中國也對美國祭出「卡脖子」的反制措施,並達到相當效果。

事實上,中國早在4月就暫停鏑、釓、鑥、釤、鈧、鋱、釔等七種稀土金屬出口,這七種稀土的主要用戶是汽車業,因為需要使用大量耐熱稀土磁體,煞車、轉向系統和許多其他系統的馬達都依賴這種磁體。中國並於6月初正式啟用稀土磁體追蹤系統,要求生產商提交交易量與客戶名稱等資訊,藉此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監管。受到波及者包括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汽車業者。而且稀土的應用範圍包括:高精度工具零件、晶圓製造材料、電動車、海上風力渦輪機,乃至於人形機器人和軍工產業。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便曾表示,中國政府管制稀土磁鐵出口,將使得其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受到影響。

中國在稀土的優勢,並非只是仰賴對稀土原礦的掌握,更在於全球開採的90%稀土是由中國化學公司加工提煉,而中國逐步從基礎礦物延伸至高端材料領域,形成「資源─加工─應用」供應鏈控制體系。類似這樣的體系也出現在無人機領域,只是呈現的是「零組件─加工─應用」供應鏈控制體系。而且中國在方興未艾的人形機器人領域也趨向於形成類似的優勢。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2月發布了《人形機器人100強》報告,系統性盤點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100家上市公司。在百強榜單中,中國企業占比為31%,美國企業占比達35%,雙方幾近於平手。不過,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也指出,中國同時展現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過去五年間,中國共取得5,688項人形機器人專利,遠超美國的1,483項、日本的1,195項,以及全球智慧財產權組織的1,123項,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同時,在過去的三年,中國發布的人形機器人款式也遠超其他國家,尤其在2024年,全球新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共51款,中國占35款、而北美地區有八款。

相較於美國所掌握的先進技術和領先市場優勢,中國展現的是快速集結的供應鏈、量產能力和市場應用能量;這種反差反映在無人機領域,美國有突出的軍用無人機,而中國卻是商用無人機的霸主。而且中國在電動車(如馬達、電池)、無人機等產業的實力也有助於中國發展人形機器人。研究公司STIQ的創始人Thomas Andersson說:「中國的機器人供應鏈和整個生態系統非常龐大,進行開發和研發非常容易。」再加上在稀土、電池等領域的優勢,中國正在逐步蓄積科技戰和「卡脖子」的籌碼。

社論

延伸閱讀

「表明深切敵意」伊朗批川普12國旅行禁令 反映種族主義心態

怒批「政策一團糟」 川普促Fed降息有理?白宮首席經濟學家這麼說

共和黨員選邊站挺川普:馬斯克喊彈劾已踩線

中打稀土「好牌」限制出口當籌碼 重塑美中貿易戰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房市危機來自美債風險

根據樂居網統計,央行去年9月的打房措施,導致國內房市供給過剩。和去年9月相比,截至今年4月,國內新、舊屋待售存量分別增加...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我乾爹

賴總統出席警察節大會,重申政府打詐絕不姑息放水。就在前一天,台南前副市長之子顏大鈞卻打著「賴清德是我乾爹」的名義在外招搖,並涉詐上億元,試圖從小港機場闖關出境未遂,隨即不知去向。總統宣示打詐,人民卻見政二代假藉其名詐騙橫行,何其諷刺!

聯合報社論/高談性騷「零容忍」,遇事豈能任意放水?

因應全球MeToo浪潮,立法院去年通過「性平三法」修法,性騷者至少須處以罰鍰。執行時,卻因許多被控性騷者自認「並無犯意」,導致申訴案件大增。為此,衛福部擬以「性平教育時數抵銷罰鍰」緩和處理,卻引發輕縱性騷、無視被害人傷痛之爭議。

聯合報黑白集/當國家不要你

張立齊原本籍籍無名,最近卻因遭陸委會「註銷戶籍」,成為首位因定居大陸而喪失台灣身分的國民。張立齊喊冤說他未申請大陸戶籍,其「定居證」也已在去年六月到期作廢;陸委會卻以他領有定居證為由撤銷其戶籍,使他成為「人球」。

聯合報社論/王作榮無法背書,陳菊真能請假一年?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及多位監委濫用公務車,讓存在感低落的監院再受社會議論。此外,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銓敘部卻稱陳菊依法「仍可請假一年」。言下之意,至明年七月底任期屆滿前,陳菊幾乎不必再上班。監察院職司官箴,若監委變成公器私用的薪水小偷,如何贏取民眾信任?

聯合報黑白集/接飛盤,辛苦了!

「飛盤狗」是新興運動,不管主人飛盤扔往什麼方向,狗兒都能火速衝刺到位,在飛盤落地前騰空叼住,口到盤來。但近年在大陸,「叼盤」卻成了損人語。最早「榮膺」此頭銜者,是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被挖苦不惜立場前後矛盾,只求發言對黨亦步亦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