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Fed決策/利率連四凍 仍暗示今年降息兩次 但點狀圖透露這些訊號

聯合報社論/美中重啟貿易談判,輪到台灣牌上桌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通上電話。圖為川習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通上電話。圖為川習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 (美聯社)

美中貿易談判觸礁多時,川普習近平近日終於通上電話,打開僵局,並相互邀訪。雙方刻意營造友善氛圍,但大陸官媒報導,習近平提醒川普慎重處理台灣問題,川普承諾會奉行「一中政策」。自美中達成日內瓦協議後,兩國激烈博弈,台灣議題也被端上談判桌。賴政府早早送出籌碼因應關稅戰,卻難以確保不淪為美中交易籌碼。

美中五月十二日在日內瓦簽署聯合聲明,正式展開貿易談判。當時川普在記者會上冒出「有利統一與和平」說詞,被認為是對北京誘談之詞。最近談判觸礁,美國防長再提「中國威脅」,並稱「有川普盯著,中共不會侵台」,另外還傳出擴大軍售台灣。川習通話中,習近平要求美國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兩國拖入衝突對抗險境」。可見,美中除以高階晶片與稀土互卡脖子,敏感的台灣議題始終未曾缺席。

美中當初同意「停火九十天」,暫緩實施高關稅,並建立機制持續談判。這雖緩解美國股債市動盪,實則敵意不減,攻防不止。日內瓦聯合聲明發布當天,華府宣布華為昇騰晶片的全球新禁令,接著暫停向中國商用飛機C919供應半導體部件及引擎。另一方,北京則擴大稀土的流向管理,除嚴打走私,還將審批流程拉長到九十至一百八十天,並增加環評與最終使用者的限制。

雙方擴大關鍵產品出口管制,危及談判進行。例如,美國對英偉達與超微先進晶片銷中的新禁令,意在阻撓中國AI產業發展。而中方祭稀土出口新規,使得美國汽車與軍火產線因缺料被打亂叫停。近日的戰況是,美商務部出招,全面禁止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公司出貨給中國,企圖卡死大陸半導體國產化。中國駐美使館隨即指控,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呼籲美方遵守日內瓦協議。北京甚至在稀土出口審批過程,讓歐洲先過關,刻意強化稀土的戰略地位。這次川習通話後,川普宣稱「不再有稀土問題」;可見,北京的稀土戰略,在中方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日前美國防長赫塞斯出席「香格里拉對話」,表示中國軍事威脅「真實而且可能迫在眉睫」,要求亞太盟邦提高軍備,並稱「若中國試圖征服台灣,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外媒並披露,美國官員稱未來四年要擴大對台軍售規模,而且不會反對賴總統過境訪美。此舉,被親綠學者解讀為:「川普2.0」對台海情勢的明確表態。然而,赫塞斯被問到「如何保衛台灣」時,不發一語即離場。川普上任至今核准卅多項軍售,沒有一項是給台灣。當他為稀土向北京嗆聲「不再作好人」後,台灣以為獲得川普關愛眼神;未料才過一周,川習通上電話,台灣問題就成為雙方談判的開場白。其間虛實,令人玩味。

川普一當選,賴政府便提出軍購「夢幻清單」,二月更宣示將國防預算提升到占GDP的三%以上;對等關稅宣布後,賴清德更火速向美承諾加碼軍購。這些表態,都石沉大海。華府直到和北京談判碰壁,才想到回應軍售台灣,開出的還是四年長期支票。如此作法,把台灣當小刀,來施壓北京嗎?

我方向美採購六十六架F-16V戰機,傳出今年交機僅個位數。明年底能否如期全數交運,仍有變數。在美中談判達成前,台灣真能取得被一延再延的軍購項目嗎?

台灣被放在美中談判桌上,關稅、供應鏈、軍購都可能是交易標的物。美中談成,台灣或成籌碼犧牲;談不成,川普可能把台灣牌加上「台獨槓桿」加碼下注。除了跪美,賴政府可有其他保台之道?

關稅 軍購 軍售 賴清德 習近平 美中貿易談判 社論 川習 川普 對台

延伸閱讀

美中擬7日內貿易會談!之前提到台灣各說各話 這回能談出什麼?

川普、馬斯克反目 一場權錢肥皂劇

川普三而竭 露關貿戰敗象

對抗升級!川普禁哈佛招收外生 再遭聯邦法官擋下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房市危機來自美債風險

根據樂居網統計,央行去年9月的打房措施,導致國內房市供給過剩。和去年9月相比,截至今年4月,國內新、舊屋待售存量分別增加...

聯合報黑白集/誰要在大禮堂聽簡報

總統府原訂昨天邀藍白領袖「共商國是」,但雙方敲了半天,最後宣告破局,朱立倫和黃國昌都拒絕與會。其原因,除朝野間原本互信不足,且大罷免已箭在弦上,氣氛顯然不宜。更重要的是,府方把會面形式安排成在「大禮堂聽簡報」,讓人倒盡胃口!

聯合報社論/從以伊奇襲快攻,反思我兵推的侷限性

上周在台北舉行的民間版「二○二五台海防衛兵推」,預想二○三○年北京發動對台侵略,先入侵灰色地帶,再實施航運攔檢,最後全面開戰。共軍先奪取我周邊離島,以其為跳板拿下澎湖,再「聲西擊東」攻占東部。此次兵推核心人物在國防領域均有一席之地,又邀到十多位中外退將參加,一時成為輿論焦點。

聯合報黑白集/AIT帶貨,黑熊發戰爭財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呼籲民眾隨時備好避難包,以便在「突發狀況」時快速應對。網民關注AIT首見的「突發文」是否提醒備戰,按...

聯合報社論/五月出口創紀錄,拍手叫好恐嫌太早

財政部發布我國五月出口金額,首度突破五百億美元,創下五一七・四億美元的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卅八・六%,增幅驚人。出口驟增...

聯合報黑白集/偽造文書與李進勇

在司法恫嚇及國民黨輕忽下,「罷綠委」幾全軍覆沒,大罷免只剩「罷藍委」。司法偵辦罷綠連署造假仍持續進行,但在罷綠委皆未成案下,再濫用司法資源羅織株連,已無實質意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