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完成與癌逝母約定!「她邊吐血邊考試」病房完成會考…錄取中山女中

女學霸遭控科展作品涉抄襲!台大:不影響錄取資格

苗栗行人擅闖軌道!台鐵新自強號延誤近1小時

聯合報社論/川普的行政濫權,正式進入司法纏鬥階段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 (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 (路透)

向全球揮舞美國總統權力大鞭的川普,最近連吃了兩個苦頭。其一,他要求哈佛大學停止招收外籍學生,這項禁令遭波士頓聯邦法官擋下,裁定暫停執行。其二,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廿八日裁定,川普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片面大規模加徵關稅,已超越法律授權,要求十日內撤銷「解放日」關稅。但經川普政府上訴,聯邦巡迴法院次日迅即裁定國際貿易法院的命令暫緩生效,要求雙方在六月上旬分別提出辯論意見。

由此看來,川普上任後發布的各項政令及行政措施,已逐漸面臨挑戰,正進入司法纏鬥的深水區。對於深受川普排外政策所苦的國家,或者像哈佛等遭到川普羞辱和打擊的機構,應該很樂見美國司法界起而抗衡,制止川普專政所帶給各方的痛苦與不安。但狂妄如川普,當然不會輕易就範,勢必蠻幹到底。三權分立的美國,司法能否有效節制一個濫權的總統,避免他把美國拖入孤立主義的幽谷,已來到關鍵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這次受理川普關稅戰案件,主要是兩波人馬提告:一件是由五家美國小企業委託獨立機構「自由司法中心」提出,這些小企業包括了酒商、教育器材和樂器公司等;另一件,則是民主黨執政的十三個州政府共同提告。可見,川普關稅戰所衝擊的對象,不止是貿易對手國,受害者也包括美企業及人民。最可貴的是,不論企業規模多小,司法制度都提供人民一個申訴及尋求正義的窗口。

川普引用一九七七年制定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聲稱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已構成「緊急狀態」,因而發布向各國課徵「對等關稅」的命令。國際貿易法院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則認為,IEEPA雖授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執行特定的金融交易制裁,其權力並不包括關稅。法官在判決書中寫道:與外國的貿易管制權「專屬於國會」,IEEPA並未授權總統如此不受約束的權力,因此依法撤銷該法施加的相關關稅。代表提告的「自由司法中心」也指控,川普宣稱的貿易赤字既不是「緊急狀況」,也不是「異常的威脅」,總統無權實施全面性加稅。

對於國際貿易法院的判決,白宮立刻強力反擊,指控這是「司法政變」,揚言絕對上訴到底。果不其然,川普政府上訴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次日便推翻這項裁決,要求暫緩撤銷對等關稅。於是,關稅戰的利箭又重新架到弦上,全球又得繼續忍受這場混亂及不確定性的煎熬。

無論如何,經此一役,人們知道川普的關稅戰出現了明顯的「法理破綻」。就算他改用其他法條來強行課稅,不同的法令都有各有其條件限制。例如,若引用《貿易法》一二二條,雖可立即加徵十五%關稅,但期限僅一五○天。若採用《貿易法》三○一條,就得花時間調查,證明自己確受到不公平待遇,無法隨意予取予求。美國畢竟是個三權分立的國家,當國會的制衡效果不明顯時,司法的制衡角色就相形重要,也唯有司法能阻擋川普的行政濫權。

反觀台灣,在賴總統主政下,正不斷陷入「體制傾斜」的泥淖。剛愎無能的行政院、瀕於停擺的憲法法庭、遭大罷免火攻的立法院、渙散自肥的監察院、聽命行事的檢調、唯黨意是從的中選會,在在都破壞台灣的民主法治根基。川普好歹還高唱「讓美國再度偉大」,而賴清德治理下的台灣,卻連安定都成為奢求。面對行政院大砍地方補助款,蔣萬安已提出訴願,且看訴願機構能否公正審理。

關稅戰 賴清德 社論 濫權 憲法法庭 川普 對等關稅 大罷免 哈佛大學 司法

延伸閱讀

川普對等關稅復活!白宮做了什麼?美法院阻擋卻被按停

變調MAGA 讓美國再次沒希望

制衡總統 美國能台灣不能?

川普發文怒控中違反貿易協議 揚言:好人就當到這!

相關新聞

經濟日報社論/主權基金架構須讓國人信賴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周年宣布設立「主權基金」後,行政院火速召開跨部會會議,決議將由國發會主導,召集中央銀行和財政部等單...

聯合報黑白集/當國家不要你

張立齊原本籍籍無名,最近卻因遭陸委會「註銷戶籍」,成為首位因定居大陸而喪失台灣身分的國民。張立齊喊冤說他未申請大陸戶籍,其「定居證」也已在去年六月到期作廢;陸委會卻以他領有定居證為由撤銷其戶籍,使他成為「人球」。

聯合報社論/王作榮無法背書,陳菊真能請假一年?

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及多位監委濫用公務車,讓存在感低落的監院再受社會議論。此外,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銓敘部卻稱陳菊依法「仍可請假一年」。言下之意,至明年七月底任期屆滿前,陳菊幾乎不必再上班。監察院職司官箴,若監委變成公器私用的薪水小偷,如何贏取民眾信任?

聯合報黑白集/接飛盤,辛苦了!

「飛盤狗」是新興運動,不管主人飛盤扔往什麼方向,狗兒都能火速衝刺到位,在飛盤落地前騰空叼住,口到盤來。但近年在大陸,「叼盤」卻成了損人語。最早「榮膺」此頭銜者,是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被挖苦不惜立場前後矛盾,只求發言對黨亦步亦趨。

聯合報社論/館長、沈伯洋、林昀儒:紅色界線的黑白切

綠委沈伯洋之父被爆在大陸「賺紅錢」,引發外界議論。沈伯洋是賴政府「認知作戰」首席軍師兼抗中急先鋒,並透過「黑熊學院」推動民防武裝訓練;而今其父被爆「賺紅錢」,沈伯洋竟稱:「不能一概把人當中共同路人」。此話太離奇,說「一切交流都是統戰」的,不正是沈伯洋本人嗎?把台商、交流者、兩岸和平論者打成「中共在地協作者」的,不也是他自己嗎?

聯合報黑白集/子弟兵卡位分肥

政委史哲毫無交通專業,卻被發布接高鐵董事長,薪水直接翻倍達四十萬。原高鐵董事長鄭光遠則被改派台鐵董事長,錢少事多麻煩大,也只能苦吞。跟賴政府談「專業」,根本是浪費時間;綠委沈伯洋一句話就讓你啞口無言,他說「政治就是一種專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