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非核家園成火電家園,就是賴政府周年禮?
賴清德總統就職周年發表談話,把他在總統府成立的氣候變遷等三大委員會列為重大政績;他還倡談淨零轉型、空氣品質,以及穩定電價與穩定供電等議題。不過,前幾天他還大讚「台灣站在非核家園新起點」,執政周年講稿卻隻字未提,直到回應媒體提問時才表示,要以「兩個必須、三個原則」來面對核電廠議題。
我國最後一座核能機組,核三廠二號機已於五月十七日除役。但此「歷史時刻」帶來的,卻是發電火力全開的尷尬事實。賴清德談話得意台灣空品改善;台中市長盧秀燕卻指出,非核首晚中火增加五成燃煤量,憂心改善空汙前功盡棄。人民「用肺發電」還恐將衝擊賴清德更得意的「健康台灣」;至於賴還提到淨零、減碳、電價、供電等目標,則是愈來愈遙遠了。事實上,「非核家園」給台灣帶來的,正是在電力、環保、經濟、國安乃至台電財務的全方面危機。
民進黨過去信誓旦旦說「非核家園」不會造成能源短缺,更不會大漲電價。但蔡政府任內數次大跳電、再生能源占比跳票、碳排改善居世界後段班、台電累積虧損超過四千億元、綠電弊案頻生,乃至調漲電價成常態,都讓「非核家園」從蔡英文的神話變成賴清德的包袱。
尤其在兩岸情勢緊張,台灣隨時可能遭封鎖甚至開戰,安全存量最低的天然氣占比卻逐漸升高。核三除役後,外界觀察台電火力發電日間占比已超過八成,夜間更增加到九成甚至九成五以上,非核家園儼然已成「火電家園」。
美國在台協會現任及前任處長谷立言、司徒文等人,就曾相繼對台灣核能議題提出建言;其中雖有商業考量,但亦是憂慮台灣能源安全。在賴政府應對川普關稅戰的「產業傾聽之旅」上,產業界也曾建議「延役核電至六十年」,讓電價凍漲,避免對產業雪上加霜。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宣布在台北設立輝達總部,為台灣打造AI基礎建設,未來用電量也將大增。民進黨政府將成本最低、供電最穩定的核電退場,很不明智。
其實對於核電延役或重啟,在野黨已幫賴政府開了機會之窗。核三除役前,藍白聯手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將原本四十年除役的核電廠,比照國際標準可申請延長二十年。但民進黨卻抱持激烈負面看法。綠委痛斥「黑箱表決」、「倉促修法」、「欺負屏東人」;高雄市長陳其邁說,「開了四十年的老車不可能延役」。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是跳針「確保核安、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賴清德昨天更加上核安會訂辦法、台電檢查評估等「兩個必須」,還是「拖」字訣。
非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廢核帶來的台電虧損與多方面危機,也是民進黨執政的惡果,在野黨並無義務為其解套。藍白推動核管法修法,確有共體時艱、營造朝野合作契機。但民進黨一方面偷渡撥補台電千億預算,另一方面政治操作抹黑在野黨,製造更多問題。民進黨的反對態度,對應過去蔡政府對綠電大開後門,如今賴政府又宣稱要發展新綠能;合理懷疑阻擋核電延役背後目的,恐只是又要開始下一波「圖利綠色企業」。
雖然賴政府聲稱不排斥新核能,但新核能何時能上路猶未可知,民進黨能等,人民和產業卻不能等,國家安全更不等能。在野黨修核管法為核電延役解套,其實是送給賴總統就任周年的最好禮物。但民進黨寧願戴著「非核家園」緊箍咒,讓台灣變成「火電家園」,賴清德送給人民的執政周年禮,實在太沉重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