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表態加入中華隊…台裔費爾柴德遭紅人指定讓渡 移出大聯盟40人名單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 研究指「1飲食行為」更直接吞下肚!6招助排塑膠毒

台股開低走低下跌近300點 台積電開跌19元

聯合報社論/管教權的困惑:「兒皇帝」現象不容忽視

台中市某國小發生師生衝突事件,台中市長盧秀燕2日直言「這是不適任的老師」,引發教師團體不滿,盧秀燕於3日公開向老師致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市某國小發生師生衝突事件,台中市長盧秀燕2日直言「這是不適任的老師」,引發教師團體不滿,盧秀燕於3日公開向老師致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少子化年代,每個孩子都是寶,大人只能「愛的教育」。台中校園師生衝突事件,市長盧秀燕第一時間怒斥警方與校方,對學生呵護備至,卻忽視了教師權益,引發批評聲浪後出面道歉,也凸顯管教權的兩難。未來民法若修法刪除父母懲戒權,在缺乏配套下,愈來愈多的「兒皇帝」、「小霸王」,將隨時引爆家庭、校園與社會衝突。

台中市一名小六生拿樂樂球棒攻擊老師,次日道歉卻態度欠佳,老師怒而報警;學生非現行犯,警察仍進入校園將學生帶走。三月的事件,六月雙方和解,七月校事調查也證實教師並非「不當管教」;但家長不滿警方與校方處理,仍找上議員透過質詢代為申冤。市長盧秀燕第一時間不察,震怒要求教育局與警察局徹查嚴懲,並痛斥校長領導無方、警方執法違法,「孩子已道歉,老師不放手還追究報警,是最壞的教育示範」。

未料,盧秀燕的重話引發教師界反彈,認為她在不明真相下過度苛責老師。全教總呼籲盧市長收回「不適任教師」說法,網友也質疑,道歉就了事恐是縱容孩童。經過一夜發酵,盧秀燕出面表示,未確實了解前因後果就指責老師不適任,她為此向老師致歉。她承諾,市府將訂出SOP,讓執法與教育單位有所依循。

近些年來,教師對管教權愈來愈感困惑,校園裡「愛的教育」似乎變成「礙的教育」,成為現代師者難以承受之重。《教育基本法》規定,國家應保障學生不受任何體罰及霸凌;師生互動則依學校訂定的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禁止打罵教育。但名為輔導與管教,其實是「打不得、罵不動」,老師們宛如弱勢族群,輕則被冠上管教不當、重則遭指控霸凌。有律師發文:「老師,你們為何不生氣?」質疑當體制不保護教師權益,老師就只能離開或選擇平庸。在明哲保身的考量下,不少老師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尤其,學生與家長動輒投訴,不僅學校行政壓力倍增,更讓老師身心俱疲。

新北去年國中生割喉殺人事件,凸顯教育體制面對學生管教、校園安全與少年輔導處遇的無力。面對校安疑慮,老師不能搜查、不能詢問;面對犯錯學生,老師不能體罰、不能糾正,否則可能被控霸凌。教育部被轟應該對割喉案負全責,幾經研究,才放寬校園安全檢查限制。警政署也說要加強查緝黑幫入侵校園,但學校缺乏足夠資源,少年犯都知道法律會保護未成年者,霸凌事件仍層出不窮。老師被體制綁手綁腳,如何面對校園裡的凶神惡煞?校園內還有師生關係,一旦走出校園,誰來保護手無寸鐵的老師和學生?

教育要臻於完善,原生家庭的教育是關鍵拼圖。但行政院會近日通過《民法》修正案,將「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的條文,改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家長團體發布民調表示,逾七成家長反對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名為保護兒童,實則剝奪合理管教權。事實上,多數家長支持正向教養,一旦少了支持和配套,父母更不知要如何教養。

台中師生衝突案反映老師管教兩難的處境,新北校園割喉案則凸顯老師武功盡廢的危機,民法刪除父母懲戒權更預示親職教育愈發無力。家長沒有懲戒權、老師沒有管教權,只會養出愈來愈多的「兒皇帝」和「小霸王」,親子關係與師生關係都失衡。大家都聽過「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的俗諺,但父母已經備感無力,老師也自顧不暇了。

社論

延伸閱讀

台中登「六都第一胖」 盧秀燕收零卡可樂、呼啦圈:研議辦免費減重班

「世界棒球之都」被取代?議員籲蓋大巨蛋 盧秀燕:地點規劃中

台中大巨蛋有譜?盧秀燕宣布「將規劃興建」 盼任期內規劃成功

問陸生回應「被雙標」是否委屈? 盧秀燕:感謝議員看重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魔鬼變天使:台電不分拆的層層真相

立法院近日初審通過《電業法》草案,其中列舉四大修正方向,但真正重點只有一個:放棄將台電分割為三家公司的目標。此舉,等於宣...

聯合報社論/俄烏開戰前的衝突惡化,賴清德勿一路照抄

經過緊密談判,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最近將恢復簽署。至於俄烏之間的停火協議,澤倫斯基已承認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並...

聯合報社論/稱「我是中國人」竟有罪,綠色文字獄四起

賴總統正式將中國大陸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台灣內部的反中肅殺氣氛愈來愈高張。一名國小校長因在抖音發表「我愛你中國」,而...

聯合報社論/賴總統的大法官,是要抗中或是護民主?

賴清德總統最新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出爐,不僅擬由從未擔任法官的高檢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出任司法院長,在有關大法官人選的考量與期...

聯合報社論/準戒嚴戰車即將開動,誰給賴清德權力?

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中國大陸為《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提出五大國安威脅與十七項因應策略(賴十七...

聯合報社論/國安法庭不只把台灣戒嚴化,更將香港化

賴總統宣布「賴十七條」,並恢復「平時軍事審判制度」,設立「國安法庭」的問題也隨即引發關注。設立國安法庭,美其名是「因應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