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再現賣壓!台積電ADR跌近3% 黃仁勳開講前NVIDIA重挫4%

說好的通電話呢?英媒曝普亭「在向商業領袖演講」、川普發文抱怨1事

幸運兒是你嗎?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經濟日報社論/國際通膨隱憂未曾消減

過去幾年美國高漲的通貨膨脹,讓中低收入家庭吃足了苦頭。路透
過去幾年美國高漲的通貨膨脹,讓中低收入家庭吃足了苦頭。路透

川普2.0出現之後,大家開始討論如何因應「川普衝擊」,各個國家和個人都必須針對未來可能的政策進行分析。讓川普大勝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經濟問題,他批評對手最多的就是,過去幾年美國高漲的通貨膨脹,讓中低收入家庭吃足了苦頭,因此他要求選民支持他,未來他一定會讓美國再度偉大,讓經濟重新好起來,殊不知, 川普的移民、經濟與租稅政策,都可能釀成更嚴重通膨。

過去這幾年出現的全球性通貨膨脹與美國脫不了關係。2020年2月初爆發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世界各國與各城市紛紛封閉,造成經濟崩潰,美國的失業率衝到10%的高峰。面對高漲的失業率,川普大量提供失業補貼,同時提供更多的流通性給各企業。

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的一年之間,美國的供給成長率超過300%,大撒幣可以說是造成全球性通膨的元凶。同時,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各種產品的供給斷鏈,推升物價。最後,2022年2月爆發俄烏戰爭,造成烏克蘭的穀物和其他大宗農產品的供給大減,也是導致國際通膨的重要影響因素。2022年9月美國的通膨最高達到9.1%的水準。

為了抑制通膨,美國聯準會開始不斷的拉升利率,收回貨幣供給,以抑制物價進一步攀升,到今年7月美國的聯邦利率一直都維持在5.5%左右的高檔;而高昂的利率對於投資和消費都是不利的。直到今年6月,美國的通膨才重新回到3%以下的水準;同時,聯準會也在今年9月第一次調降0.5%的利率。其後,各國際機構也預測聯準會將會逐步的調降利率,來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

然而,現在川普即將就任,其目前所提及的各項經濟政策,幾乎都會造成通膨,包括減稅、補貼、擴大政府支出。

因此選前曾經有19位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名指出川普的政策會加大美國的通膨,而其中最嚴重的因素之一,就是川普一再提及要對大陸產品加徵60%關稅,對其他國家產品加徵10%關稅。依據高盛的估計,美國若對大陸加徵60%關稅將會推升美國通膨達1.1%;若再加上美國對全球各國課徵10%的關稅,將會導致美國物價上升2.4%。

另一方面,美國9月通膨已下降到2.6%,現在聯準會擔心未來通膨可能再起,有可能會減緩利率調降的速度。但是川普曾經說,美國總統應該對於聯準會的決議有發言的機會,也就是說,川普為了能儘速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他很可能會要求聯準會加速調降利率。然而,更多的貨幣供給,最終一定會導致進一步的通膨。

受到國際通膨影響,過去幾年我國的通膨一直維持在2%以上的水準,這是台灣少有的現象。而今年9月通膨降到1.7%,但主計總處估計今年全年的通膨仍將達到2.1%。台灣現在好不容易看到通膨有收斂的趨勢,但是明年川普上任後,如果真的把他的政見一一實現,可能台灣又將面臨全球通膨的衝擊,政府必須小心因應。

弔詭的是,川普正是造成美國通膨的元凶之一,現在美國人又希望川普回來救經濟,雖然薪資增加會讓美國民眾看起來感覺不錯,但是購買力卻被通膨吃掉。大家還是喜歡加薪,而對通膨的感覺較小,這就是有名的「貨幣幻覺」。

同時,高利率帶來的高利息看來不錯,但是也同樣被高物價所稀釋,真正的財富都被許多借錢的有錢人賺走了,這叫做「五鬼搬運法」;所以,通膨的長期結果就是加深所得分配的惡化。可惜的是,大多數的民眾只在乎薪資多高與利率多少,對於通膨的感覺遠低於加薪的效果。

現在美國人寄希望於川普,至於未來通膨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誰還會認真去追究誰才是真正推動通膨的元凶呢?

社論

延伸閱讀

不同於反川阿諾…史特龍晚宴演說 盛讚川普如「華盛頓第二」

美大選後首位見川普外國領導人 阿根廷總統拔頭籌

新政府將專注於俄烏戰爭 川普強調「俄羅斯和烏克蘭必須停下」

川普恐推翻美國氣候承諾 國泰金總座李長庚:不須當作世界末日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黑道白道變麻吉,賴政府打詐掃黑成笑話

竹聯幫前幫主黃少岑告別式,多位重量級藍綠政治人物名列治喪委員;藝人王大陸閃兵案,更扯出警官提供個資給黑道分子;而去年全台...

聯合報社論/賴桑精心特製芒果乾,人民真吃得下肚?

賴清德總統宣布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並祭出「賴十七條」後,行政院長卓榮泰領軍的「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隨即登場。...

聯合報社論/川普和習近平正要上桌,賴清德搶先翻桌

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提出五大國安威脅和十七項因應措施,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全面緊縮兩岸...

聯合報社論/恢復軍審緊縮兩岸,黑熊與八炯成賴政府國師

賴總統以「凝聚反併吞共識」為由召開國安會議,隨即宣布「五大國安威脅」和「十七項因應策略」,直接將中國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

聯合報社論/美國開口了,賴政府要轉身擁抱核能嗎?

立法院表決總預算和《財劃法》覆議案,行政院遭雙殺,這是閣揆卓榮泰第五度覆議失敗。簡言之,卓揆就任以來一直在「垃圾時間」打...

聯合報社論/晶片和安全兩失,賴清德只會糊弄國人?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外界關切能否換取美國對台安全保證。賴總統不敢正面回應,只稱川普上任後馬上舉行「四方會談」,且與日相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