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迷你汪「天生睿智微笑」搞笑照瘋傳 開朗個性背後竟藏悲傷內幕網全哭了

LINE免費貼圖3款!「動動貼圖」做完任務就能拿 貓貓狗狗超Q又實用

高雄地面塌陷!混凝土車壓垮水溝蓋 整輛車陷入翻覆畫面曝

經濟日報社論/嚴防資金外移的「空洞化危機」

台灣金融業的發展轉由賴清德總統推動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接手。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金融業的發展轉由賴清德總統推動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接手。 聯合報系資料照

財政部最近對外表示,明年起銀行與保險經營本業繳交5%的營業稅,將全數歸入國庫統籌運用;財政部不再將其中的2%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交由金管會運用管理。財政部的決定不僅終止金融營業稅過去20餘年作為處理問題金融機構的時代任務,更代表政府為20世紀末擘劃的「亞太金融中心」目標畫下句點。台灣金融業的發展轉由賴清德總統推動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接手。

金融業對財政部課徵金融營業稅抱持保留態度。代表金融產業的金融總會主張,根據銷售總額課稅的金融營業稅負擔過重,並建議實務上應調降至2%方為合理。金融總會認為香港、新加坡、日本與南韓均無金融營業稅,財政部獨樹一幟的稅賦會墊高資金成本,弱化台灣金融業在亞洲地區的競爭力。財政部則反駁,表示金融營業稅的實質稅率沒比香港及新加坡高,並不會影響國際競爭力,自然也沒有不利台灣成為資產管理中心的問題;更何況目前台灣銀行業體質良好,獲利能力不錯,財政部沒有調降營業稅的迫切性。

「官字上下兩張口」。財政部對金融營業稅早有定見,自然不乏找到決策的理由。回想當年財政部為金融重建基金尋找財源,修正營業稅法時特別提及,金融營業稅總額課徵造成業者的「營業稅稅負相對於國內其他行業,較為偏重」,而「實施加值稅之大多數國家對銀行業保險業等之主要金融勞務及保險勞務,均予以免徵加值稅,故我國銀行業等之營業稅稅負亦較國外同業為重」。如今財政部立場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讓人錯愕。

最令人不解的是金管會對金融營業稅全歸國庫的反應,竟以「尊重財政部權責」帶過。或許台灣處於國際地緣政治風暴中心,金管會已認定「亞太金融中心」無望;既然講究國際資金換手的中心運作模式不再可行,課徵金融營業稅與否就不再關鍵。不過即便如此,金融若被視為經濟運作的「血液」,那麼每次資金融通利息被課5%營業稅,肯定無助社會生產效率的提升。

金管會棄「亞太金融中心」,轉而推動台灣版「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指名高雄市成立「專區」,並宣稱六年後資產管理規模翻倍成為60兆元。然而殘酷的現實是,金管會的政策無法擺脫地緣政治風險牽絆,人民為尋求財富「安全港」必會外移資金而非匯聚於台灣;資產規模擴大固然反映管理財富的需要,但資金外流恐怕才是值得觀察的社會信心指標。

讓財富留在台灣應是政府推動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而降低金融稅負則是必要手段。金管會僅憑ETF市況熱絡,就認為能成就「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想法過於浪漫。積極研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商品,妥善安排資產永續管理的機構,才應是建設資產管理中心的重點,其中若無租稅優惠而想要落實資產管理中心將事倍功半。

川普即將當政,美中政經關係愈加詭譎,更凸顯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局。經濟部積極推動「境外關內」政策,讓人擔心晶圓產業聚落外移,台積電成為「美積電」亦不足為奇。至於金管會執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的偏差,未來也恐得加上「外流」二字。當台灣可能同時出現產業與資金外移的「空洞化危機」,政府主其事者又豈可不慎。

面對未來經濟大變局,政府宜以全方位角度思考台灣的金融發展。財政部僅關心稅收,卻未能從合理性、公平性與產業發展性評估金融營業稅,就會再次陷入過去權證課稅的謬誤窠臼。建議行政院宜以高位看待租稅與金融的互動,重建長期金融發展政策。財政部恢復課徵金融營業稅的舉措空留遺憾,結果就如同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末兩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而台灣的金融中心夢也就此破碎。

社論

延伸閱讀

強化產業紀律 虛擬通貨公會年底前推3自律規範

財政部:前10月公益彩券盈餘249億元 挹注地方社福財源

網路投資詐騙廣告氾濫 金管會:累計蒐報逾6.3萬件

川普重返白宮「氣候政策添變數」 金管會:綠色金融目標不變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俄烏開戰前的衝突惡化,賴清德勿一路照抄

經過緊密談判,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最近將恢復簽署。至於俄烏之間的停火協議,澤倫斯基已承認烏克蘭不可能加入北約,並...

聯合報社論/稱「我是中國人」竟有罪,綠色文字獄四起

賴總統正式將中國大陸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台灣內部的反中肅殺氣氛愈來愈高張。一名國小校長因在抖音發表「我愛你中國」,而...

聯合報社論/賴總統的大法官,是要抗中或是護民主?

賴清德總統最新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出爐,不僅擬由從未擔任法官的高檢署主任檢察官蔡秋明出任司法院長,在有關大法官人選的考量與期...

聯合報社論/準戒嚴戰車即將開動,誰給賴清德權力?

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中國大陸為《反滲透法》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提出五大國安威脅與十七項因應策略(賴十七...

聯合報社論/國安法庭不只把台灣戒嚴化,更將香港化

賴總統宣布「賴十七條」,並恢復「平時軍事審判制度」,設立「國安法庭」的問題也隨即引發關注。設立國安法庭,美其名是「因應國...

聯合報社論/僅四成民意便悍拒制衡,完全執政必更濫權

配合卓內閣的「人民是頭家」大罷免下鄉宣講,賴總統先一步鳴槍發出「十七條」的威嚇令,府院前呼後應,頓時把國內政治形勢炒成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