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拚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先修改法規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社會為金管會對金控合併案喧囂擾攘,反而忽略政府籌畫進行中的金融改革。賴清德總統大選時宣布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7月中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將此列為三大決議之一,院長的承諾代表未來政府金融發展政策將以此構想推進。

金管會隨之提出落實五大計畫,包括擴大國內外機構與創投PE的資產管理與投資規模,推動家族辦公室與私人銀行業務,擴大OBU等國際金融業務機構的財務管理業務,及研議成立金融特區可行性。據報導,金管會正積極跨部會協商鬆綁近40項法規,希望「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目標能「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另外,高雄市政府也已向國際資產管理業者招商,希望特區能在當地落腳。

卓內閣的行動力值得肯定,但2000年後政府廢止亞太營運中心構想後,歷任執政團隊提出各種變形金融中心就未曾成功過。賴政府提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否陳義過高,反而斲傷政府威信。畢竟,政府推動資產管理中心的主觀意願落實與否,端視其與現實環境及客觀先決條件的落差。

首先,成為金融中心得要有先決條件。包括穩定的法律與監管機制、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充足的金融專業人才、先進的通信及交通、與世界市場的密切連結,及最重要的政治與社會穩定。台灣金融監管易受政治影響,加上處於地緣政治高風險區,政府推動區域理財中心,就得先克服投資人財產管理總以安全為優先的考量。

其次,台灣確實具備發展財富管理的實質條件。據2022年瑞銀(UBS)統計,台灣國民每人累積財富位居世界前17名,優於世界先進國家如德國與義大利。隨著人口老化,人民的儲蓄確實有傳承需要,金融業理當發展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據統計,今年4月國內辦理高資產客戶財富管理的銀行已達12家,資產規模超過325億美元。近二年來高資產客戶業務每年近乎翻倍成長,說明此業務的適時性。

雖然台灣財富管理業務快速成長,但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不容易。資產管理中心不僅涉及國人財富的海內外投資,更要有外國人財富的「跨境」進出。國際金融界提及境外財富管理資金前往亞洲「目的地」,大多新加坡與香港。國際資金進入台灣是青睞高科技產業的獲利,資產管理公司入台則是要把國人財富帶向世界。政府想要亞洲地區財富進出能以台灣為基地,恐將事與願違。

金管會官員闡釋資產管理中心構想時,多以日本經驗為例,認為台灣可指定特定都市為「金融與資產運用特區」。然而,當今六都原本就有不同比例的金融活動,政府若撥用資源建設特定地區為「資產管理中心」,藉以改變金融區域活動現狀,只會落入今日台北101大樓擔綱跨年煙火卻非「亞太金融中心」的後果。畢竟,銀行主動爭取服務在地高資產客戶財富已是常規,政府無需過度介入。

政府與其追求「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名號,不如紮實做好國民財富管理的基礎,優先修改法規才是重點。以增加金融工具為例,投信業鼓吹「台版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就宜用退休金管理框架評估,讓所有金融機構都可提供具有租稅遞延優惠的個人退休金準備。再以金控轉投資AMC為例,金管會宜鼓勵其逐步轉型國際慣例的資產管理公司,而非僅止於參與法拍與不良債權業務。

社會期待卓院長領導的「行動創新AI內閣」能劍及履及,而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顯已成為施政成效的標竿。觀察金管會本會期在立法院只推動三項優先法案,其中僅基金型REITs與資產管理有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工程浩大,如果政府推動步調過慢,不僅金管會主委「兩年有感」無望,賴總統的競選承諾也恐將落空。

社論

延伸閱讀

虛擬資產專法年底出爐 幣商將走向「特許制」

實支實付新制上路 金管會釋疑理賠流程注意2種證明

強化監理 虛擬資產業登記制2025年上路26家須調整

鬆綁法規助籌資 金管會:壽險業發次債大股東可認購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南韓社會阻擋戒嚴,台灣民主韌性夠嗎?

南韓總統尹錫悅發動戒嚴失敗,開始面臨政治與法律責任的追究。在尹錫悅出面道歉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以集體退席否決了國會彈劾案...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小圈圈選人術,別再套公營機構頭上

賴清德總統五月就任後陸續安排公營機構及周邊人事,到八月已完成公股金融圈高層首波人事布局。但本該接著發布八大公股金控旗下的...

聯合報社論/接受黃埔百年的總統,不讓軍校學中國現代史?

賴總統主持黃埔建校百年慶典時,肯定陸軍官校的年輕人,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踏上了東征、北伐、剿共、抗戰的...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失心瘋挺戒嚴,民主理念全露餡

南韓總統尹錫悅深夜宣布戒嚴,許多南韓民眾聞訊立刻湧上街頭抗議,國會議員則紛紛突破軍警封鎖進入議會投下否決票。第一時間,卻...

聯合報社論/尹錫悅夭折的戒嚴令,讓台灣學到什麼?

三日深夜至四日凌晨,南韓短短幾小時內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動盪。三日深夜,總統尹錫悅突然在電視上宣布全國「戒嚴」,禁止一切...

聯合報社論/進步立法vs.落伍執行,民進黨不愧空心黨

新版《精神衛生法》十四日上路,旨在協助精神病患「回歸社區」,卻引起不少疑慮:強制就醫權若交給法官,將增加社區風險。這並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