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利用司法激化對立、製造仇恨,誰是贏家?
柯文哲案的偵辦因程序爭議,加上綠營側翼以片面訊息帶風向操作,外界質疑政治力介入的聲浪愈來愈大,也激化對執政黨的不滿。在此之際,檢視賴總統首次提名的大法官人選,除凸顯他藉政治介入司法的企圖,更將司法視為打擊政敵、擴充權力的工具。這種利用司法鼓吹仇恨、激化社會對立的作法,豈是正當的治國之道?
賴總統宣示肅貪,表面上看似不分政黨,有問題就辦,實際卻非如此。鄭文燦案早在七年前即幾已人贓俱獲,卻因政治干預,檢調遲至今年七月才起訴,案情細節才逐漸曝光。相形之下,柯文哲從政治獻金案到市府時代的京華城等案,卻是數案併發沸沸揚揚,綠營名嘴、側翼不斷預告檢調辦案進度,或以各種片段訊息誇大其罪狀。鄭、柯兩人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平等。
以鄭文燦案為例,檢方一開始聲押他失利,但法官早已認定他貪汙罪嫌重大,只是對「有無羈押必要」看法不同。柯文哲的待遇卻非如此,北院首位法官認為柯文哲貪汙罪嫌不重大;第二位法官則持迥然不同見解,直指他明知違法,仍執意圖利威京集團兩百多億元。兩名法官根據的是同一份證據,兩者的心證竟差距如此巨大,連許多法律人都對最後的羈押裁決滿腹疑惑,遑論一般民眾。
兩人都是權傾一時的直轄市長,鄭文燦七年才辦了一案,柯文哲則是半年就連辦四、五案,待遇明顯有別。此外,檢調辦案手段的高低調、偵查機密是否洩漏給特定媒體,都可看出明顯差異。尤其,鄭文燦從收押到起訴,皆無雙手上銬的畫面流出;柯文哲則在北檢兩度被上銬。這如何讓民眾相信司法天平沒有傾斜?
近日,親綠媒體拿柯文哲的親筆便箋及USB記載之「沈慶京一五○○」大作文章,自稱是使其一刀畢命之鐵證。如果這些訊息是辦案人員洩漏,司法利用媒體在外進行案情炒作及輿論煽動,根本是「未審先判」,只會損害司法威信,無助社會正義。更何況,國家機器全力追殺第三大黨主席,將扣押的手機及USB事證利用親綠媒體進行選擇性曝光,將坐實「政治追殺」之譏。這種手段,和民進黨一向批評的「威權監控」有何差別?
柯文哲在北檢應訊時,挺綠網紅四叉貓與在外聲援的小草發生衝突,該名小草次日即在永和自家墜樓殞命。此一悲劇發生後,政府仍毫無警覺。連日來,陸續有民眾到柯文哲老家張貼柯被上銬照片及辱罵柯母的標語,也有小草到民進黨高雄市黨部砸雞蛋;甚至有課輔老師在網路上貼文,揚言要殺檢察官和法官。社會仇恨及對立氛圍急劇升高,有誰樂見嗎?
司法如果公正無私,也就罷了。但觀察賴總統提名的司法院正副院長和大法官人選,不僅充滿政治算計,也赤裸裸罔顧司法體系的獨立與尊崇。選擇遊走在不同政黨間的姚立明出任副院長,包括不同時期「功在黨國」的大法官提名人,人們能對司法的客觀中立懷抱什麼樣的期待?這種手法,猶如前些年的波蘭極右翼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以司法改革為名對最高法院法官進行大清洗,藉此遂行打擊政敵並違法擴權。此舉除引發民眾抗爭,甚至遭歐盟裁罰並一度失去金援;拗了八年,該黨去年終於失去執政權。
執政黨利用肅貪之名對在野黨進行攻擊抹黑,挑撥社會仇視,或許能收一時漁利。但一旦被識破,司法公信崩毀,社會公序良俗葬送,便是全民皆輸之局。領導人若以製造衝突、鼓吹仇恨為樂,那真是台灣人的悲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