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初登板5.2局失7分吞敗 古林睿煬:要好好面對

明降雨趨緩!這日起雨區擴大增強 下周一另波鋒面接力

秦楊罹肺腺癌零期重大決定 堅不動刀原因曝:沒時間了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何以淪落到「恐懼改革」的境地?

立法院前天通過國會改革法案,院外聚集反對人潮。記者曾原信/攝影
立法院前天通過國會改革法案,院外聚集反對人潮。記者曾原信/攝影

立法院三讀通過藍白政黨所提的「國會改革法案」,確認總統向國會國情報告常態化,藐視國會訂定罰則,國會調查權及聽證權入法。這些,都是提振立法院功能、使其免於「立法局化」的重要改革。儘管民進黨連日號召群眾在立法院外集結,但現場標舉的「反黑箱、反擴權」口號,恰恰反射出民進黨的心虛與倒退;原因是,這些都是民進黨過去推動過的倡議。

民進黨創黨以來一路高聲吶喊改革,在執政進入第十七年之際,它卻成為畏首畏尾「恐懼改革」的政黨,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更惡劣的是,它全然不顧今年一月大選方才慘敗的事實,賴清德僅擁有四成民意,綠營在國會淪為第二大黨,卻強行號召群眾上街為其助陣,企圖輾壓全新的選舉民意。執政者把「群眾路線」玩弄於股掌之上,正是民進黨退步與墮落的象徵。然而,從「太陽花」到「青鳥」的形勢衰減,說明多數年輕世代已看出它的技窮。

蔡英文執政的八年,立法院淪為蔡政府的「立法局」,是全民痛心的事實。民進黨把「全國最高民意機構」,變成了俯首聽命的半行政機構,卻絲毫不覺得愧疚。那天,柯建銘為抗議國會改革法案而頭綁「民主已死」的布條,他所弔唁的,其實正是自己扼殺國會的「功績」。畢竟,誰有民進黨這般本事,把國會功能癱瘓到如此徹底?

需要制訂「藐視國會罪」,正是因為蔡政府官員的囂張猖狂,到了令人難以忍耐的地步。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的四年,在立法院頤指氣使、傲慢叫囂的氣焰,把立法院踩在腳下,徹底破壞了行政/立法間的憲政制衡關係。然後,其閣員如吳釗燮、陳時中、陳耀祥、薛瑞元等人有樣學樣,都把傲慢、拍桌、耍嘴皮當成時尚。台灣立法院成為舉世聞名的「國會馬戲團」,民進黨居功厥偉。事實上,質詢與答詢不必奢談「相敬如賓」,「相待以禮」也就夠了。「藐視國會罪」之所以必要,是為了矯正閣員「蘇貞昌化」及「反質詢」的囂張作風,也是維持立院制衡功能的必要舉措。何況,備詢官員保持基本禮貌,很困難嗎?

這次,民進黨把在野黨的國會改革法案打成「反黑箱、反擴權」來號召群眾,可謂招式用老,也缺乏說服力。第一,藍白合作的國會改革版本,增修法條相當清楚,看不出有何「黑箱」。第二,關於國會調查權及聽證權的行使,這是鑑於蔡政府八年經常濫權施政的惡習而設,加強對施政透明度的監督是必要的,並無擴權疑慮。第三,邀請官員或民間人士出席聽證或調查的相關條文,則都是民進黨多年來提過的改革倡議,綠營原本設定的刑責年限還更嚴苛;三讀通過的藍白版本,罰則相對輕微。這次,民進黨一味否定自己提過的改革主張,可見它已徹頭徹尾變成「反改革者」。

國會改革法案通過後,因立院將擁有調查權,監察院立馬站出來痛批在野黨擴權,稱此案違反權力分立原則。監院的表態,其實更坐實自己的心虛與無能。民進黨長年以來主張「廢掉監察院」,但監委分官時人人面有喜色,卻不見積極作為。陳菊欣然就任監察院長時,還期許自己是「末代監察院長」;如今立法院樂於承擔更多調查權,監察院卻眼紅了,覺得自己的職權被瓜分。但試問,外界關注的那些疑案,包括疫苗及雞蛋黑箱進口、民眾遭濫查水表、光電場侵害農田等諸多弊案,監察院曾關心過嗎?

民進黨可以再提「釋憲」,但它的改革形象已經破功,難以挽回。

社論

延伸閱讀

黃介正稱外媒對青鳥行動態度謹慎 「發現國會改革與抗中無關」

傅崐萁稱被刑法100條打入大牢 綠批錯亂:該法1992年早就廢除

傅崐萁拋組在野黨特偵組 柯文哲反對:大官為何要另外一群人來辦

國會改革朝野續戰 柯文哲挺廢監院:都是民進黨過去主張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賴清德要洗滌人心,鄭英耀就開始洗腦教育

教育部長鄭英耀最近在立法院表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毋庸置疑;教育部將編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等教材,給學生正確的...

聯合報社論/號召倒閣最大正當性,在凸顯大罷免之邪惡

檢調連日以不公手段介入大罷免連署,台北市長蔣萬安在抗議現場拋出「倒閣」的驚天一呼,為鬱悶多時的藍營掀開鍋蓋。近一年來,賴...

聯合報社論/誰在乎國安?賴政府的「卡珊德拉詛咒」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天藉松山慈惠堂活動同台機會,面諌賴清德總統,強調居大位者一定要時時刻刻以民生為主、以蒼生為念,最近台灣面...

聯合報社論/大罷免亂象叢生,台灣已成瘋狂之島

台灣當前處境,可說是內憂外患、三面夾殺。對內有大罷免的政治亂局愈演愈烈;對外則是美國川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迫在眉睫、兩岸緊...

聯合報社論/賴政府正在書寫摧毀民主的《羅織經》

雙北、嘉南等地檢調偵辦罷免連署案,出現「辦藍不辦綠」的景象。儘管藍綠罷團皆傳出連署異狀,檢調卻一味鎖定藍營「罷綠」,除國...

聯合報社論/郭智輝六兆採購計畫,勿犧牲下一代利益

美國昨天開始進行第一波的關稅談判,首波五國包括英、澳、日、韓、印,台灣不在其中。我經濟部長郭智輝稱,以他的認知,「我們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