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路透:義大利已致函中國大陸 表明退出「一帶一路」

撞球名將楊清順肺癌離世 醫示警:年輕患者要釐清「2問題」

刷臉就行!萬事達卡與NEC推人臉辨識結帳 明年起亞洲5國試點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的糾結:加速美國?放慢中國?

華為、蘋果近期接連推出新款手機,在中國熱賣斷貨;兩巨頭的激烈競爭傳出也延燒到招聘工人層面上。(路透)
華為、蘋果近期接連推出新款手機,在中國熱賣斷貨;兩巨頭的激烈競爭傳出也延燒到招聘工人層面上。(路透)

最近華為Mate 60 Pro跟蘋果iPhone 15的PK,相信又讓美國的科技產業界和政策界感受到了震撼:美國究竟該如何面對中國?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一家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的創始人兼總裁羅伯特‧阿特金森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加速美國,放慢中國,還是二者兼而有之?》,副題指出這是「21世紀美國的關鍵戰略問題」。文章圍繞美國的對華政策,分析比較了美國國內兩個陣營──「加速美國」陣營和「放慢中國」陣營的主要觀點,並作出結論認為美國必須雙管齊下,既要「加速美國」又要「放慢中國」;否則,美國就不能保持其技術經濟的領先地位,而相關領域的領先對美國的軍民兩用工業基礎和國家安全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ITIF」分析1995年至2018年期間的全球產業集中度,對七個先進行業中的四個行業表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的表現一直很弱,而且在退步。從計算機、電子產品到汽車的各個行業,無論是絕對市場占比,還是相對於全球平均產業集中水平方面,美國都在節節敗退。

這一時期的大贏家是中國大陸,從1995年占全球先進工業產出的不到4%,成長到2018年的21.5%。文章強調,如果美國不想走英國的老路──工業能力萎縮且大多數先進產品依賴中國大陸進口,那就必須面對及解決這個問題。

文章對長期以來美國面對及因應中國的政策提出了批評:

一,基於美國一貫秉持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認為對於由國家主導的中國「創新重商主義」行動,美國無須採取什麼行動,就算採取也未必有效;按照這種思路,加速美國論者認為「華盛頓應專注於提高美國自己的競爭力」。事實證明,這樣的政策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二,所幸,現在終於有了「晶片及科學法案」。但文章又指出,光有一個提高競爭力的政策遠遠不夠,即便是最先進的美國公司也很難同中國公司競爭,因為在中國政府大力扶持下孵育出一批冠軍企業,首先享受了中國龐大市場的規模經濟效益,在成本降低後「走出去」,與美國公司競爭全球市場。華為壓制了愛立信和諾基亞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三,至於如何才能「放慢中國」?文章指出,對中國施壓迫使其放棄既定的貿易及產業政策,這在15年前還可能奏效,現在中國已太強大了,所以美國政府的任何行動都難以奏效,川普政府的行動與結果即是證明。與此同時,多邊解決方案也不行,因為WTO已無能為力;加上歐盟一些國家也未必配合。

拜登政府認識到以上所有困境,改弦易轍,採取「通過出口管制(針對半導體與設備)」來限制中國,雖有一定程度效果,卻也造成美國企業本身受損。

做過了全盤檢討分析之後,文章最後的結論是:美國在努力「加速美國」的同時,必須要有一個紮實精確的「放慢中國」計畫,並具體列出了17項措施建議,包括最主要的有:阻止中企在美股市上市;限制華爾街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中國投資;對產品傾銷徵收選擇性關稅;停止與中國的大部分科技合作等等。

我們之所以在此詳細地介紹了此一智庫的分析與建議,是希望通過相關信息,感受到美國朝野近年來面對中國競爭感到的壓力、焦慮與糾結。分析者的選項表面看有兩個,說到底其實就一個,即「放慢中國」,而所謂「放慢」,相關建議跟美國這兩屆政府的遏華政策其實又無本質上的差異,以當前中國的「創新重商主義」機制和它的潛力看,實在看不出這些措施又能夠產生什麼過去產生不了的效果。

我們認為,紓解美國糾結的唯一可能,就是在「加速美國」和「放慢中國」兩個選項外,加上一個「合作共贏」,不此之圖,一切終將徒勞,甚至還將面對不確定與風險。

社論

延伸閱讀

美國進口活體豬在台宰殺合法洗產地? 食藥署緊急澄清

美國太空艙將降落沙漠 史上最大「小行星樣本」24日可望送抵地球

86歲方濟各「反向朝聖」 嗆美國販賣軍火「厚顏無恥」

萬事達卡遭爆:轉售顧客消費數據牟利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怎麼辦,能源政策逆潮流、不環保又不保台

正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8),有一百多國承諾未來七年內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增至目前的三倍,領頭的廿多國更要...

聯合報社論/中共介選絕不容許,東廠介選可以嗎?

這次大選,「介選」成為受矚目現象。綠營頻頻指控「中共介選」,包括若干里長揪團到大陸旅遊接受招待;柯文哲在「藍白合」過程,...

聯合報社論/沒有一黨獨大,怎會有民選獨裁?

蔡英文總統最近輔選時連續強調沒有一黨獨大那回事,國會過半好做事。前一句是蔡總統睜眼說的瞎話,後一句才是她的真心實話。正因...

聯合報社論/賴戰爭風險,蔡不敢背書,美學者給答案

美中拜習會,習近平向拜登表示沒有外傳的攻台時間表,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立即接腔說「習近平打臉國民黨」。蔡總統在接受《紐...

聯合報社論/出口製造連十幾黑,賴清德也要歸咎民主?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應勞團之邀受訪,被問到台灣「缺工」議題時,他把問題歸諸「民主社會」,說因為多元就業機會出現,致使有...

聯合報社論/桃機衰落:鎖國心態與願景蒼白的倒影

素有「航空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Skytrax全球機場評比,桃園機場從六十七名跌到八十二名。這不僅是連四年下跌,比起二○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