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從im.B詐騙案看民進黨如何走向沉淪

im.B廿五億元吸金詐騙案如滾雪球般膨脹蔓生。繼主嫌與綠營人士交往酬酢,並提供車輛房屋變相供養後,又傳出綠營高官、司法警察高層與通緝犯同桌把酒言歡,甚至參與「投資」,並在案發後設法先取回款項。此案,堪稱是蔡英文執政末期的超級醜聞,也是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的總統路最大絆腳石。
面對如此真實的問題,民進黨卻將此案淡化為「小惡」,企圖草草帶過。副閣揆鄭文燦參加主嫌曾國緯(曾耀鋒)的直銷公司活動並與其合影,閣揆陳建仁竟稱這「對打詐沒幫助、對當事人不公」;立委陳歐珀接受通緝犯供養,民進黨廉政會僅作出「警告」處分。而賴清德宣示要以「最高標準」改革黑金,面對此案卻以「正常社交活動,不必扭曲」為由閃躲;其發言人甚至反批在野黨,說「整天扯些小東西,但總統要管的不是這些」。在民進黨眼中,什麼才是「不正常」、「大東西」?
im.B詐騙案最初爆雷,因受害民眾逾五千人、詐騙金額達廿五億元,而受到注目。人們好奇的是,為何相關部會處理此案如此消極,絲毫未表現出打詐的決心。所幸在野黨和媒體不斷挖掘,在這處im.B與綠營共生的「小小花園裡」,竟挖出了許多奇怪的祕密和真相。除了綠營重量級人士與主嫌曾分多批赴私宅參觀合影,前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警政署前署長陳家欽皆曾與宴。可見,曾國緯的政商人脈豐厚廣布,並因此影響到該案的偵辦。
除了政商關係糾葛,案情發展也進一步指向黑金貪腐。綠委陳歐珀一家,遭爆與曾國緯關係錯綜複雜,並無償使用對方提供的房、車,被迫宣布退選。前時力立委黃國昌指稱有檢調人員涉入,藍委王鴻薇更稱有調查局人員投資上千萬元,並有檢察官與曾嫌出入高檔餐廳。隨後,民眾黨立委陳琬惠也公布,交通部前政次黃玉霖及台鐵副局長朱來順於上班日在曾嫌豪宅飲酒作樂之合照。
僅憑合照,確不宜隨便「看圖說故事」,妄加揣測。但私下同桌宴飲則是另一回事,在私宅同歡,即代表「身分認同」。而且,席間必然牽扯敏感話題或試圖建構利益網絡,甚至拉幫結派。曾國緯曾被判刑四度遭到通緝,幾度改名,始終逍遙法外。而今,他竟悠然周旋於蔡政府上至院長、秘書長、立委,下至局處長及檢調人員之間,並藉此大施詐術,蔡政府能說冤枉嗎?
對於接受詐騙集團主嫌提供房、車的陳歐珀,民進黨僅給予警告,分明在汙辱民眾智慧。若是公務員,這便涉及準貪汙犯行;就算是民代,極可能是為避人耳目或鑽法律漏洞才未直接拿錢,但也等於間接A走人民血汗錢。這算「正常社交」或「小事」?不僅如此,綠營更乘機散布藍營政治人物與im.B關係人的合照;由此可見,民進黨政府只想打烏賊戰模糊焦點,而無心打詐。這樣的集體沉淪,恐怕是史上僅見,更顯示賴清德「改革黑金」的誓言已被自己戳破。
民進黨是執政黨,賴清德是呼聲極高的總統參選人,在野黨對此案必須極力鞭策。否則,一旦「蔡下賴上」,誰能保證新上任的政務官、民代和事務官,不會是另一批「陳歐珀們」?誰能保證,屆時弊案能在第一時間著手偵辦,而不是故意壓著,讓檢調人員先把他們的「投資」索回再說。
享受七年執政大權的民進黨,與黑金勾結如此之深,並不令人意外。原因是,這些年的體制監督形同廢弛,而得意忘形的綠官樂享商人的奉承和供養,誰還記得官商之間有條界線不可跨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