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侯友宜如何從新北走向全國格局?

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總統的態勢日趨明顯,但隨著時日拖延,接連幾個民調都顯示他原本看好的聲勢逐步下滑,國民黨內部的焦慮也日益加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拍板總統候選人採「徵召」方式,要集結意志攔阻跌勢,侯友宜的標準台詞也從「侯侯做代誌」改為「為國家承擔」,台中市長盧秀燕亦表達無意參選以破除雜音。如此一來,侯友宜參選似已呼之欲出,但他要如何跨出新北這一步走向全國舞台,仍有許多關卡要過。
國民黨遲遲無法決定提名人選,卡在侯友宜要如何「出場」。賴清德已鎖定要攻擊侯友宜的「落跑背信」,因此民進黨的提名力推「誠信條款」。但由於此條款無強制約束力,因此政治訴求遠重於選戰規範,反而讓民進黨自己「誠信」也受到考驗。
侯友宜不能太早表態,主要是若未在新北議會進行施政報告即宣布參選,將招致「師出無名」的抨擊。民進黨團早已揚言,他若參選,「議會將有腥風血雨」。侯友宜一旦表態參選,新北市政必然成為綠營攻擊焦點,弄到施政失焦。但真正的關鍵,還在於他要不要帶職參選,以及民眾會不會在意他帶職參選。
「落跑」的攻擊,去年市長選舉已上演過,侯友宜仍以一一五萬票的空前票數大勝林佳龍,意味新北市民並不介意他帶職參選。但只要他正式宣布參選,民進黨「逼辭」的攻勢絕對會一波波上演。侯友宜既表達「承擔國家」決心,自不能承諾辭官參選,且早辭晚辭皆涉及補選與市政停頓的問題,因此侯友宜帶職仰攻要比辭官有利得多。此一選擇,被動以「黨需要我承擔」為由,將比自己出馬爭搶大位更名正言順。
即使侯友宜參選能說服新北市民和議會,也不代表最強母雞能有效整合並統領藍營內部歧見。朱立倫雖屢經其他黨內人士轉述無參選總統之意,卻未親口明確表達成為「造王者」的決心,也讓外界懷疑國民黨高層內鬥心結未解,可能重演四年前選戰亂局。朱立倫不明確表態,侯友宜有口難言,拖拖拉拉的局面,是藍營民調滑落主因。國民黨再不設法集中力量和意志,恐將失去扭轉頹勢的契機。
另一個關鍵因素,則是郭台銘和挺郭勢力的整合。朱立倫言明郭台銘是藍營重要一分子,但要如何讓挺郭和挺侯勢力合流成一股堅勁洪流,國民黨還要有大智慧才能解決。唯有讓黨內挺郭勢力信服,國民黨的徵召才不致變成內亂源頭,這仍有賴黨中央及大老幫忙穿梭,勿使郭台銘投向民眾黨。
另一要件,則是侯友宜本身的表現,和他能否提出吸引民眾的治國論述。國民黨打著「下架民進黨」的旗幟,也努力抨擊民進黨的政策失誤;但國民黨本身乃至侯陣營仍未就國家願景提出「我準備好了」的訴求,亦未見對青壯世代招手喊話。這需要「主要候選人」集全黨力量向台灣選民作出有力承諾,如做不了夢,無法改變現狀,憑什麼取得人民信託?
前總統馬英九正在大陸訪問,致力宣揚國民黨的兩岸和平路線。在此之際,朱立倫及侯友宜若能持續接力,藉此有效地傳達藍營對未來兩岸及外交路線的實際主張,將是侯友宜跨出新北的地方格局、把自己推向準國家領導人位置的考驗。侯友宜要問鼎中原,就要提出改變當前政治局勢的論述,向選民證明自己的瞻矚和胸懷。民調下墜只是小波瀾,要能扛國家於國際兩岸的危難,才是未來總統角色的大考驗。這需要侯友宜拿出表現,粉墨登場的台步必須自己走,不能光靠抬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