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吳釗燮的失職,其實也是蔡總統失職

宏都拉斯與我國斷交,外交部長吳釗燮再度重播:「如有政治責任,不會迴避」的台詞。但大家看得出來,吳釗燮對自己任內斷了七個邦交國,心裡基本沒有什麼愧疚,他也不會為此引咎辭職。不生愧疚,因為吳釗燮從未因斷交受到總統責備,甚至他執行的政策可能就是蔡英文授意;既無愧疚,當然就沒有「引咎辭職」的必要。
事實上,即使不太了解外交事務的民眾,也能看出吳釗燮不是個稱職的外交部長。就歷練而言,他缺乏外交人員應有的謹慎與穩健,不懂沉潛之道,常常出言狂放。就實務而言,他一味偏好自己熟悉的對美外交,對於我國其他偏遠邦交國則不以為意,無意經營。就政治而言,他更常常撈過界,甚至僭越陸委會及國防部角色,發表對中國大陸的刺激性言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限的邦交國不一再被挖牆腳才怪。
蔡總統任命吳釗燮擔任外交部長,起初或許是基於其家族背景考慮,欲藉此爭取獨派人士的支持。但在歷經三番兩次斷交之後,蔡英文應可看出吳釗燮的唐突風格其實不適合擔任外長,而須調整其職務。然而,蔡總統遲不作為,任由吳釗燮繼續揮霍我國有限的邦交資源,卻不見建樹。這點,究竟是因為蔡總統派系路線的考量,或者蔡英文心知吳釗燮執行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外交路線,外界仍無從知曉。無論如何,蔡總統堅持續用顯不適任的外長,也使自己陷於失職的泥淖。
吳釗燮任內五年斷了七個邦交國,蔡英文則更嚴重,她任內七年斷了九國。要論「敗家」,蔡英文的紀錄更難看。尤其,我國在中美洲地區原本擁有相當完整的外交網絡,如今卻斷到只剩瓜地馬拉及貝里斯兩國;吳釗燮當然難辭其咎,而蔡英文更應共同負責。原因是,她縱容吳釗燮行事偏差卻不糾正,以為拿「中共打壓」的罐頭說詞就能粉掩太平。
以兩岸長期的外交對峙處境,我國要新增一個邦交國,是極為艱難的事。然而,吳釗燮能在五年內就接連丟掉七個邦交國,這是要多麼無能及無心經營,才能把前人的心血迅速揮霍掉?更嚴重的是,整個蔡政府似乎無意「停損」,也未採取任何停損或挽救行動,就任由情勢一路土崩瓦解。試想,拜登總統派出陶德為特使,都挽回不了宏都拉斯變心;而蔡政府卻把外交籌碼完全押在美國身上,這不危險嗎?
說到底,吳釗燮的失職,其實就是蔡總統的失職。蔡英文的識人不明,如民眾所見,近年已到了嚴重的地步;因而在去年底選舉,有那樣的民意展現。諸如:以前衛福部長陳時中之跋扈偏見,蔡總統卻認為他具有強大政治魅力;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之虛矯工於表面功夫,卻被她力捧成政治金童、明日之星;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不斷露餡的三腳貓功夫,卻被當成不世出的農業大將,屹立不搖;以經濟部長王美花對產業生態及前景之生疏,卻把重要的經濟大政交給她。而吳釗燮則是各部會中最不稱職的首長,一面大幅增加外交預算,一面大舉丟失邦交國;如果蔡英文認為這樣的外長可以不必撤換,那麼整個政府的公信力如何維持?政府的行政效能又如何維持?
蔡總統的任期已進入倒數最後一年,她上任時侃侃而談的願景,已到了大檢驗的時候。除了備受爭議的能源政策,包括轉型正義、司法改革、前瞻建設等施政都將受到檢討。其中,外交上過度倚賴美國乃至失去國家的自主性,也將成為接任者的負債,蔡英文須與吳釗燮共同負起失職之責。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