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聯合報黑白集/徒有法制,沒有文明

在民進黨治理下,什麼是法治,什麼是法制,什麼是文明,完全讓人困惑。它在野的時候,示威抗議勒頸丟蛋打耳光,樣樣都來。它執政的時候,則是閣揆辱罵立委,官員訓斥媒體,員警驅離示威者,一樣也沒少。台灣社會沒有變得更文明,倒是族群及世代嫌隙日益擴大。
最近法務部擬修法刪除父母對子女的「懲戒權」,原因是監察院人權委員會認為懲戒權違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必須刪除。修法立意良善,問題是,「懲戒權」及「管教權」的分際何在,一般父母分不清楚,也不太會拿捏。一旦刪除,不少父母可能因管教問題淪為「被告」,許多法官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類家務事。
刪除懲戒權,是否就能減少子女遭暴虐問題,答案也恐怕是否定的。原因很簡單:徒法不足以自行。若不積極推動現代親職教育,若無法消除社會生態的幽黯死角,即使國家法制符合兒童權利公約,也是虛有其表,台灣不會更文明。被剝奪懲戒權的父母,將不知如何管教孩子,後果更糟。
就像政府雖暫停執行死刑,但社會上凶殘的殺人案仍層出不窮,只是讓主張死刑的民情更沸騰。理想的社會,除利用法規來引導民眾行為,更需要上位者和意見領袖展現身教,才能形塑更好的親子文明。問題在,我們的政治充滿仇恨攻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