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最新民調 民進黨支持度挫6.5個百分點、國民黨重回老二

被視為「定存替代」?富豪戶瘋買海外高息債 銀行主管這麼看

罹病30年 精神障礙者:病房不該讓醫師想逃、病人不敢去

經濟日報社論/提升高齡勞參率 刻不容緩

為了因應少子化衝擊勞動力的供給,政府祭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及各種鼓勵企業運用中高齡人力的政策輔導及措施,希望提升中高齡及高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圖為示意。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因應少子化衝擊勞動力的供給,政府祭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及各種鼓勵企業運用中高齡人力的政策輔導及措施,希望提升中高齡及高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圖為示意。本報資料照片

為了因應少子化衝擊勞動力的供給,政府祭出「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及各種鼓勵企業運用中高齡人力的政策輔導及措施,希望提升中高齡及高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而根據勞動部統計,2021年中高齡及高齡的勞動參與率分別為64.7%及9.2%,皆是有統計以來最高。

這個數字若與OECD國家比較,還是在後段班。以亞洲幾個國家為例,根據國發會的資料,2021年日本高齡人口(65歲以上)的勞參率為25.3%,新加坡為32.9%,韓國為36.3%,均遠高於台灣的9.2%,顯然在運用高齡人力上,我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根據中技社在人口結構老化對於產業、社會影響的研究報告,高齡就業對國家社會及經濟有多重效益,包括:一:從經濟層面來說,有收入的高齡族群,相對也比較有意願消費,有益於經濟的活絡。

二,從先進國家觀察,少子化已造成接班斷層現象,且產生許多產品設計、產線及品管,甚至經營上的諸多問題。透過退休後再聘用的實施,可以藉由累積資深員工的經驗與智慧,透過工作設計進行青銀共創與協作,有助於企業的傳承與永續。

三,高齡者繼續工作有助於維持其社交關係,比較有生活重心與社群關心支持,也能因為持續貢獻社會,對其身心產生正面幫助,亦可降低社會安全體系的負擔。

但高齡就業也有其挑戰需要克服,例如對年輕人可能造成工作替代效應、勞力密集型產業恐大幅增加職業傷害的風險、增加企業在人事成本上的負擔進而降低市場競爭力,以及高齡就業歧視等議題。這些都需要政府、企業及社會一起來努力。

基於此,我們提出幾點建議:首先是社會的溝通,讓民眾瞭解與接納此一觀念,同時也應採取必要措施降低負面衝擊,例如年輕人工作替代,以及企業競爭力可能下降的疑慮。

這種社會溝通,也應思考從教育著手,透過教科書、相關教學活動,強化高齡者也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扭轉社會過去對高齡者又病又弱的錯誤認知,增加青銀共處的機會,並提供多元青銀共創方案,形塑跨代互助風氣,降低世代衝突發生的機率。

其次,思考建立更有效的高齡就業及再就業機制。例如探索如何蘿蔔與鞭子兼顧以促進高齡就業。日本的例子或可參考,日本政府自2021年4月起實施新版《高齡者僱用安定法》,明定企業「必須保障願意工作的員工有機會工作到70歲」,違反制度的企業名單將被公布,以此公開監督企業實施情況。

除了將退休年齡延長到70歲之外,也提出協助高齡者創業、做社會貢獻等方案,目的就是要提高65歲至69歲的勞動參與。

此外,發展兼具志願性質的產業及工作型態也值得思考。從市場的角度而言,高齡者在食衣(醫)住行育樂方面都有與年輕世代有截然不同的生理與心理需要,高齡者顯然比年輕人更能掌握高齡者的需求,也更能發展出符合高齡者需要的產品及服務;而從社會公益的角度來說,台灣許多的公益團體、社會企業,以及年輕人的新創企業,若有高齡者豐富的經驗及人脈的協助,相信公益團體的資源募集,以及年輕人的創業之路會更順遂。

政府可以思考發展兼具志願性質的產業,讓高齡者採取彈性、部分工時、非典型為主的工作型態,並透過在地老化的實踐、青銀跨域創新合作,發展地方內需型、社區自給(如健康養身、長照、觀光等)的綜合型產業,營造在地青銀互助共融的職場環境。讓高齡者的經驗與智慧可以繼續貢獻,需要豐富產業經驗與豐沛人脈的企業、新創及非營利組織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協助。

日本

延伸閱讀

台中2年輕人蛋餅攤爽尿 店家無奈嘆:歡迎來到可愛動物區

唐鳳要弄手機門號「內建防詐APP」 鄉民炸鍋:不都有了想撿現成?

科技助陣!國科會拚健康壽命75歲 提升社會經濟參與

遠傳啟動5G遠距診療2.0 擴大照護高齡者與慢性病患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勇消不能冤死,請給消防員平安回家的許諾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製作高爾夫球的明揚國際公司廠房大火,造成四名消防員殉職、員工三死三失聯近百傷的慘劇。對於第一線英勇救火的...

聯合報社論/是誰混蛋?農業部從謊言到疑涉教唆偽標

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下台,行政院長陳建仁已經公開表達歉意了,但陳吉仲留下的爛攤子卻愈滾愈大。專案進口雞蛋混充國產雞蛋的爭議...

聯合報社論/掀開農業布:地方包圍中央的經典戰役

農業部長陳吉仲的去職,從「請辭未獲准/有人急放話」,到「道歉不認錯/辭職怪抹黑」,以驚奇轉折的政治劇情,留下了政務官下台...

聯合報社論/醜陋的辭職秀,陳吉仲、林聰賢嫌疑未了

農業部長陳吉仲的慰留戲僅上演一天,他隨即在臉書自行宣布請辭,凸顯閣揆陳建仁的批示連兒戲都不如。隨後,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也...

聯合報社論/陳菊連讓數字自由呼吸的空間都不給?

審計部最近公布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揭露不少政府預算缺失,包括特別預算多達兩兆多元太過浮濫、前瞻建設分配不公及執行不力...

聯合報社論/仇恨值是綠色執政招牌,陳吉仲繼續鬼打牆

一個蛋荒問題,在農業部長陳吉仲手上處理得荒腔走板,顯然前無古人。他的進口雞蛋政策,既傷害了本土蛋農,又因偏袒超思等貿易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