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善意對接:北京應開放陸客陸生來台

二月一日,中共國台辦主任宋濤呼籲恢復兩岸十六個航點;一個月又九天之後,我陸委會宣布開放深圳、廣州等十個航點,並預告另十三個航點可實施包機直航,清明節前則可恢復小三通中轉。此舉,對近年處於下降螺旋的兩岸關係,不啻開啟了一扇機會之窗,雙方開始正向互動。我們呼籲國台辦,也應逐步開放陸客自由行及陸生來台,讓新航點有載客的意義及實效。
我方這次的航點開放雖是被動接招,但能因應去年底九合一慘敗順應民意及輿論而調整兩岸政策,仍值得肯定。當然,這也與北京今年的新作風不無關係。春節前,國台辦促成中斷三年的金馬小三通復航,並助數十家台商順利註冊,北京的戰術明顯由「棍棒」變成「胡蘿蔔」,不斷出招。這點,不僅有助於打破兩岸僵局,也迫使蔡政府必須正面因應,沒有迴避的空間。
事實上,造成兩岸交流近幾年近乎中斷的,並不是疫情,而是政治上的敵意。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北京先在二○一九年七月底片面宣布,禁止陸客到台灣自由行。其目的,可能正當我國二○二○大選在即,企圖對民進黨製造壓力,但顯未奏效。蔡英文二○二○元月連任總統後,不到兩周的時間,隨即下令禁止台灣旅遊團赴大陸旅遊。其表面理由,是為了防止將疫情帶回國內,實際上卻有以牙還牙的意味;因此,才有陳時中不讓「小明們」返台的一幕。同年四月,大陸教育部宣布暫停「陸生」來台就讀;高峰時的四萬多陸生,迄今僅剩最後一批即將畢業的四千多人。
兩岸關係惡化,更受到美中對峙加劇的牽累。從川普到拜登總統對中國的圍堵,都不斷拿台灣當成棋子,蔡政府也持續配合演出。諸如,美中機艦在台海的穿梭,裴洛西訪台引發的飛彈危機,台積電被迫赴美設廠,我國青年延長役期,台灣應美國《國防授權法》要求將成為美國在東亞的「彈藥庫」等。這些,一步步迫使兩岸關係走向不歸路。如果兩岸不設法打斷此一惡性連鎖,那麼,兩岸一旦被迫走上戰爭一途,中國的統一大夢勢將破滅,台灣也將淪為廢墟。
因此,此刻兩岸能就重新開放航點取得共識,是踏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具有幾個重要的意義:第一,兩岸有意願結束過去數年的冰封關係,在考量民眾便利與福祉的前提下,擴大恢復交流活動。第二,兩岸雖非直接對話,但能透過喊話的方式獲致成果,已屬不易。第三,兩岸可以在契合民心的交流事務上達成共識,即可減緩美國從中影響挑撥;而既然是符合兩岸民心的事,自然也能贏得掌聲。
兩岸交流的航點擴大之後,將使台商、台眷、商務人員更便於往返。但若從促進兩岸交流的角度看,接下來,兩岸必須解除現有的人員互訪管制,才能使航點的開放更具實效。北京方面可以做的,是儘速開放陸客自由行及陸生來台就學;我方可以做的,則是開放兩岸的專業人員交流,並逐步解除觀光禁團令,讓國內旅行業者可以組團赴陸觀光,並視情況發展以總量管制的方式開放陸客團來台。過去三年因政治對峙,兩岸民間彼此累積了不少怨怒之氣,亟待化解;因此開放必須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無論如何,善意是最佳修補劑,人與人的直接交流,絕對有助於化解分歧。
若非去年底選舉大敗,民進黨恐怕還在熱衷於抵制遊戲,不會同意加開兩岸航點。如今,蔡政府順從民意打開這扇大門,人們也期待陸方拿出善意對接做法,才不負初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