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西莒阿兵哥食無肉,小風波暴露大問題

馬祖離島西莒沙灘,出現阿兵哥寫字「求救」宣稱沒肉吃;消息如野火燎原,政論名嘴與網紅爭相發表評論。兩天後,事件始末逐漸釐清,「斷糧」其實遠不及渲染嚴重卻仍一路延燒,再度重創國軍形象。當兩岸對峙日益升高,軍方卻動輒成為過街老鼠;蔡政府不斷提升戰備,卻冷冷坐視國軍形象受辱。這樣的民心與士氣,真的足以因應戰事嗎?
莒光鄉是馬祖離島,近日遭遇物資運補不足。原因是,唯一經營基隆航班的貨輪「新華一號」故障停航,貨品須由主島南竿轉購。官兵食品來源與一般島民不同,軍租貨輪「明福八號」每十天運抵南竿,再分送各島;但由於風浪與船隻故障,最近兩班運補皆取消。西莒守軍庫存生肉告罄,四、五日餐的肉食主菜改採罐頭肉品;五日是星期天,官兵在島休假,沙灘大字報出自剛登島的軍事訓練役男之手。當地經營旅遊、也曾參選鄉代的網紅陳竑任拍照上網,馬上成為火熱議題。
馬祖對外交通易受天候影響,因生活條件差,莒光官兵每月副食預算比台灣多一千元,薪資加發九七九○元。前線據點囤儲大量罐頭與野戰口糧,即使運補狀況正常,也須定時食用;對曾在外島服役的官兵,吃罐頭是共同回憶。此次運補中斷,若說使守軍陷入饑寒乃至影響戰力,絕對是誇大。但僅服役四月的役男想法顯與老兵不同,看到罐頭便抱怨;再加上流行的爆料文化,立刻炸開。
四個月役期制的實效,長期飽受質疑。役男雖穿著軍服,卻缺乏身為軍人的認知,更未想過在營外大書「沒肉吃」是暴露軍情的危險行為。這源於現代年輕人草莓文化,也與幹部無心訓練有關,只求他們早日退伍。國防部不滿訓練草率,要求軍訓役男派往一線部隊體驗;但從本案與其他多起犯上或傷亡意外,證明只是徒增基層負擔。也可預見,未來延為一年的義務役,訓練及管教問題都不容易。
台灣社會,充滿這類矛盾心理。蔡政府不斷掀高兩岸對峙情勢,強化兩岸人民彼此惡感;但對於如何強化台灣的防衛,除了繼續提高軍購,並未見在人員與士氣上有任何著墨。《日經新聞》醜化台灣退休軍官出賣情資,蔡政府冷漠以對,任憑民眾對軍人指指點點。西莒「食無肉」事件,主政者也任由四面八方的矛頭指向軍方,不管聳動的網路文化如何渲染事實,撕毀所剩無幾的國軍形象。
以這次西莒事件為例,島上長期物資緊張,各方並未關注;一遇阿兵哥沙灘寫字,立刻成為舉國焦點。再如近期傳出多起軍中男女官兵的桃色事件,顯示軍中文化受常民文化影響日深,已今非昔比。軍方對此深以為苦,但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制式反應,卻反而使自己愈陷愈深,讓外界覺得軍中腐氣沉沉,無可救藥。
朝野政黨都宣稱重視國防,實則常常不客氣消費軍方。藍營看到軍中出糗,立刻當成修理蔡政府的機會;綠營在野時對國防部口誅筆伐,執政後搖身變成軍人靠山,藉此對異己者大扣叛徒帽子。日經新聞稱「外省人把持台灣軍隊」、「退伍軍人通共常態化」;綠營人士立刻奉為讜論,可知他們心裡仍充滿仇軍情結。
孫子兵法說,「上下同欲者勝」。但台灣社會的撕裂,顯距此愈來愈遠。最須團結的國軍,在政治拉扯下,內傷遠超乎想像。政治人物與意見領袖都需多一分珍惜,不能把軍人當成無限卡來用。政府高層意圖挑釁惡鄰換取政治紅利時,更須警惕:看似威武的行伍,潛藏脆弱的罩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