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核二除役倒數 封殺護海公投也難救缺電

開春後,蔡政府忙搬演內閣走馬燈大戲;但一場能源風暴正直撲台灣而來,政府卻假裝沒看見。核二廠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除役,政府規畫登場救援的大潭電廠八號機卻無法及時上線;屆時,北台灣勢必上演缺電危機。此際,基隆民間團體發起的反四接「護海公投」,卻遭內政部認定非屬地方自治事項而封殺。問題是,就算蔡政府擋下公投,已經走入死胡同的台灣缺電問題,要留給全民面對嗎?
在非核家園的緊箍咒下,核二廠二號機運轉執照將在三月十四日到期,被迫除役。核二廠一號機已在前年十二月停機,當核二完全停止供電後,全台立即減少一百萬瓩電量。台電原先的如意盤算是:大潭電廠七號機去年底下線歲修,短缺的六十萬瓩電力,將由發電量達一一○萬瓩的大潭八號機填補,並同時支援核二廠除役的電力。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大潭八號的施工並不順利,期程一再延宕,預估要到四月初才能併網測試。如此,便出現了電力短缺五十萬瓩的空窗期;台電只能祈禱「天氣不要太熱」,以免民眾用電激增。原本供電單位應精準掌握的電量,竟要看老天臉色,何其荒謬。更令人憂心的是,電廠員工爆料,大潭八號恐怕六月都未必能上線。近年遷廠回台的台商增多,用電量不斷升高,今年供電都在走鋼索。
最近引發中央與基隆大戰的「護海公投」,也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引發。核二一旦除役,台灣北部、東部立即面臨缺電危機,老舊且汙染嚴重的基隆協和電廠原可在核四商轉或核二延役後退場;但突然被蔡政府規畫為燃氣電廠要繼續發電,也因此,才急急覓地興建「四接」,這又引發新的環保爭議。
台電原規畫在基隆外木山填海造陸建「四接」,但當地海域蘊藏珍貴的珊瑚生態,引發地方反彈,因而激出護海公投。台電為平息爭議,竟罔顧程序正義臨時向環評大會提出東移案;如此一來,使得四接愈發緊鄰船隻頻繁進出及人口密集的基隆港區,更帶來塞港及公安疑慮。最可議的是,不論是新、舊案,時任基隆市長的林右昌皆曲意配合中央政策,始終未站在生態、基隆港務或市民安全角度發聲,一路大開綠燈。
基隆民間團體推動的護海公投,去年六月即完成連署送交市府,卻遭林右昌冷處理拖延,又藉送交政院審定之機,一拖半年。這次基隆選舉變天後,內政部火速認定該公投不屬地方自治事項,演出內政部長林右昌坐視基隆地方自治權遭剝奪的劇碼。
事實上,無論中央如何用盡手段阻擋「護海公投」,供電短缺的問題仍然懸而未決。台電一味強調,若不興建四接,將對北、東部供電有嚴重影響;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仍然正常運作的核二稍稍延役,等到整體供電及調度無虞,再讓它除役?這點,另一解鈴關鍵,則在新北市府。
核二能否延役,卡在核廢料室外乾式貯存設施遲無法獲得新北市政府核可興建,核二一號機被迫提前除役也是因為同一因素。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一直以「沒有核安、無法處理核廢,就沒有核電」的罐頭答案回應。此一態度,竟變成蔡政府頑固執行「非核家園」的最佳藉口。亦即,民進黨的神主牌,竟變成由藍營地方首長代為「守護」,好不弔詭!當供電危機迫在眉睫,有意問鼎大位的侯友宜恐已無閃避空間,他必須說明自己面對此供電危機有何解方?
走了七年的非核家園,證實已是災難。面對迎面而來的能源風暴,蔡政府還要執迷不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