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巨蛋3月底將鋪人工草皮 李四川:今年底打球即將實現

每分鐘心跳只剩50多下正常嗎? 醫曝最常見是這個原因

國一北上小貨車翻車! 「紫爆」回堵3公里

聯合報社論/林右昌憂心民瘼,陳玉珍等人已起而行動

內政部長林右昌與賣蕉阿嬤對話的照片。 圖/取自林右昌臉書
內政部長林右昌與賣蕉阿嬤對話的照片。 圖/取自林右昌臉書

內政部長林右昌在上任前夕發表千字文,以一張蹲姿與賣蕉阿嬤對話的照片,感慨許多中、小、微企業因疫情受創,升斗小民失業或轉業,相對剝奪感積累成民怨,是民進黨去年底敗選的主要經社背景。能俯身傾聽基層聲音值得肯定,但以蔡政府近年不斷自詡「廿年經濟最好」,恐怕不會承認這項事實;以林右昌內政部長之職,對解決庶民疾苦也恐怕無處著力。

當政治人物的職位高到一個程度,對社會底層的視野就會漸漸模糊,乃至完全消失。因此,別說蔡總統眼睛裡只有台積電、高端等少數企業,就連經濟部長王美花提及國營事業台電、中油的盈虧都支吾其詞,不知其詳。在這種政治氛圍下,談「民瘼」不僅太奢侈,根本就是蔡政府不能碰觸的禁忌字眼。這幾年,哪位政府官員提起過中小微企業的生存?誰關注過街頭遊民變多的事實?

如此一來,執政黨認為「不可說」的民生疾苦,即變成了在野黨的工作。在野黨因缺乏政策資源,只能透過民代質詢敦促行政部門注意;蔡政府則愛理不理,甚至反嗆唱衰。但最近金門縣長陳福海、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聯袂跨海赴廈門,與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會晤,不僅順利促使大陸海關重新開放金門酒廠生產的酒類進口,另六十二家因註冊不順遭卡關的台灣企業,也同時獲准繼續銷陸。對這些企業和他們的員工而言,當然是個大好消息。

這次廈門會晤所促成的開放,有三點值得玩味。第一,兩岸協商是中央政府該做而未做的事,卻由小小的離島金門政府和在野黨立委共同促成,蔡政府應該深感慚愧。第二,許多銷陸食品廠商無法順利向中國海關完成註冊,是衛福部食藥署的經貿常識不足造成誤判所致,蔡政府只會雙手一攤,任由業者承受禁運後果卻無意溝通,正是製造民瘼的禍首。第三,國台辦主任宋濤新官上任,願意南下晤見金門政界人士,並對台釋放利多,顯示北京有意改變「戰狼」風格;若蔡政府只會批評「政治操作」,難道自己要「無為」袖手旁觀到底嗎?

金門縣長陳福海是無黨籍人士,他和藍委陳玉珍共同前往廈門與宋濤晤談,原本只是為了金門酒廠的高粱酒等產品被禁說項,希望經由協商使金酒解禁,以免金門經濟命脈受到衝擊。未料,對岸不僅當即首肯,更附帶奉送另六十二家企業的食品解禁,當成這次會晤之伴手禮。這看在民進黨眼裡,當然又恨又羨。最可笑的是,綠委鄭運鵬竟批評陳玉珍等人和對岸是「一搭一唱,裡應外合」,是在分化台灣。依照鄭運鵬的邏輯,蔡政府只要高唱「抗中保台」,什麼事都不做,台灣就確保安全無虞了嗎?

再看,賴清德主掌的民進黨也沒忘記痛批陳玉珍、陳福海「朝共」,還為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亦同時赴陸,大酸朱立倫「連黨內都團結不了」。這種態度,除了出於嫉妒在野黨協商有成的酸葡萄心理,更大的問題是心中根本沒有人民的生死憂喜,以為只要死抱著自己的神主牌,當高官、領高薪、唱高調,選民就會自動把票送上門。蔡英文、賴清德、邱太三、鄭運鵬等一干人,有誰真在意林右昌憂心的民間疾苦,誰會覺得中小微企業的興衰與他們有關?

新內閣已經組成,但民進黨敗選的檢討仍然不著邊際地說著。林右昌對民瘼的感嘆,顯無法喚起同志們的同理心;但在野黨已起而行動,陳玉珍等人協商獲致的成果就是最佳證明。蔡政府就繼續坐視,證明自己真的不如在野黨吧!

金門 陳玉珍 民進黨

延伸閱讀

為小三通會面邱太三 陳玉珍提循序開放:政府將討論

影/小三通春節專案2月6日到期 陳玉珍籲邱太三:盼常態化

林右昌千字文談敗選 謝國樑:他憂國憂民可幫基隆升格

林右昌揭首任務振興中小企業 網友讚貼近民意親妹力挺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

聯合報社論/從盧秀燕的「客氣」,看蔡政府的浮誇風

台中市巨蛋經費從六十五億元追加到近一百億,民進黨議員要求市府說明;市長盧秀燕不慍不火舉了兩個例子,當即讓對方啞口無言。她...

聯合報社論/馬英九赴陸有助兩岸和平,綠營抹紅不了

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登陸訪問,以祭祖及青年交流名義進行十一天的參訪。由於是七十多年來首位卸任中華民國總統訪陸,這項消息引起...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應加入中央提名委員會,勿再迴避

國民黨立委提名的「選策會」名單引發惡評後,黨中央從善如流宣布停止運作,並回歸「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明年大選提名。主席朱立...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就在農村衰頹、農民凋零、農業面臨存續危機,而農委會卻連一個缺蛋問題都纏鬥經年束手無策之際,中研院遴聘多位院士與跨領域學者...

聯合報社論/錯誤能源政策的代價,光靠漲電價不夠還

經濟部宣布下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調整後的電價每度三點一一五四元,兩者均寫下了蔡政府執政以來之最,後者還比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