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加拿大政治風暴:調查證實「陸干預國內選舉」

遇到狒狒千萬別露齒微笑 林務局籲「4不」:避免激怒、快打1999

畫面曝!台北賓士男疑酒駕 高速撞斷路樹再撞公車「大翻覆」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亂憲政,陳建仁要堅韌也難

前副總統陳建仁(右)與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左)接任正副閣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副總統陳建仁(右)與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左)接任正副閣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閣揆,並以「溫暖堅韌」定位新內閣。內閣改組擾攘月餘,於焉底定。兔年新春,政治開局,人民終於不必再看荒誕經月的憲政鬧劇了;但在憲政混亂下出場的新閣揆,將如何擔綱振新猷?

細看新內閣已公布名單,除蔡英文口袋人選新系鄭文燦任副院長、正國會林右昌接內政部、英系管碧玲掌海委會、陳菊和賴清德推薦的史哲進駐文化部外,行政院秘書長、發言人、全部政務委員和大多數部會首長,都是蘇內閣成員留任、調整或副手升任。高度爭議的部會首長,如衛福部長薛瑞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外交部長吳釗燮、通傳會主委陳耀祥等,都可能留任。新內閣未上架已餿掉;囂張跋扈的酷吏內閣,改個新標籤,就會變成溫暖堅韌內閣?

問題是,陳建仁名為組閣,卻半點不由他。其實陳建仁的組閣權,不僅是憲法賦予的職權,也是憲政運作的基礎,更是責任政治的開始。但這次在民意壓力下啟動的內閣改組,卻是在蔡英文主導、蘇貞昌干預、派系分肥與制衡下進行的,他們眼裡哪有什麼憲法規範與憲政體制!

整個內閣改組過程,只有荒唐二字!農曆年前,蘇貞昌再度請辭,並呼籲總統盡速指派新閣揆;然後,蘇內閣還沒總辭,就負氣進入閉關看守狀態,除夕因此上演「行政院長請辭待命、總統另類代理院長」的憲政荒謬劇。蘇貞昌跋扈霸道的風格表露無遺,蔡英文「自兼院長」的無奈也令人吃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雙首長制則被兩人玩殘,蔡蘇還把宮鬥亂憲政的奇景搬到人民眼前上映。

事實上,憲法增修條文明定,行政院長辭職或出缺,在總統未任命行政院長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不管蘇貞昌是耍脾氣給臉色,或者是心灰灰意消沉,在憲政運作上,都不容行政院長挾權自重或擺爛。可是,蘇貞昌不留不走也不做事,蔡英文沒慰留沒准辭也沒新閣揆,蔡蘇較勁拚到最後還在共同製造憲政混亂。

蔡英文啟動的內閣調整作業,更嚴重踩踏憲法規範,製造的憲政災難則恐令新閣揆要堅韌也難。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副院長與部會首長則由行政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但蔡英文直接調整內閣,甚至就新內閣人事和蘇貞昌深入商量、盤點閣員去留。這置陳建仁的閣揆尊嚴於何地?滿朝新舊閣員不是蔡英文欽點,就是蘇貞昌護航,氣焰比陳建仁還高,陳建仁如何指揮?而陳內閣成敗,該是蔡英文、蘇貞昌或陳建仁的責任?

諷刺的是,陳建仁也有模有樣約詢新舊閣員,但面對蔡英文完成布局、蘇貞昌深入盤點的新舊閣員,還有什麼徵詢餘地?鄭文燦被問到新職時,就明白說「蔡總統會在未來人事布局做最好安排」,眼裡嘴裡都沒有陳建仁。四年前蔡英文任命蘇貞昌組閣時言明,人由蘇找、由蘇指揮、由蘇負責,事情也由蘇決定;現在蔡英文卻拉著蘇貞昌侵奪陳建仁的組閣權,把憲法規範和體制晾在一旁。未來的陳揆,注定只能在這樣離奇的權力格局下聽命行事。

內閣改組,從總統到新舊閣揆,都在踐踏憲法規範與體制,加劇總統有權無責、閣揆有責無權的憲政亂象。二○二四大選即將起跑,民進黨新主席賴清德已經就位;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權力關係恐須重新界定,賴清德與陳建仁的黨政關係更須釐清。不過,蔡英文不願權力跛腳,不惜踩著憲法尊嚴,紊亂憲政體制,捍衛她的最後威權,賴清德與陳建仁只能「歡喜做,甘願受」?

蔡英文 內閣 陳建仁

延伸閱讀

不斷更新/陳建仁接行政院長 內閣改組完整名單一次看

民進黨大風吹?他預告「這三人」再度合體 網諷:一鍋回鍋肉

影/陳建仁陸續公布女閣員 何欣純:為台灣帶來新氣象

國安局長陳明通為何被換掉? 郭正亮曝內幕:蔡英文被1事嚇到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

聯合報社論/從盧秀燕的「客氣」,看蔡政府的浮誇風

台中市巨蛋經費從六十五億元追加到近一百億,民進黨議員要求市府說明;市長盧秀燕不慍不火舉了兩個例子,當即讓對方啞口無言。她...

聯合報社論/馬英九赴陸有助兩岸和平,綠營抹紅不了

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登陸訪問,以祭祖及青年交流名義進行十一天的參訪。由於是七十多年來首位卸任中華民國總統訪陸,這項消息引起...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應加入中央提名委員會,勿再迴避

國民黨立委提名的「選策會」名單引發惡評後,黨中央從善如流宣布停止運作,並回歸「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明年大選提名。主席朱立...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就在農村衰頹、農民凋零、農業面臨存續危機,而農委會卻連一個缺蛋問題都纏鬥經年束手無策之際,中研院遴聘多位院士與跨領域學者...

聯合報社論/錯誤能源政策的代價,光靠漲電價不夠還

經濟部宣布下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調整後的電價每度三點一一五四元,兩者均寫下了蔡政府執政以來之最,後者還比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