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趕快還稅於民 每人直接發現金

新台幣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新台幣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財政部公布今年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累計實徵淨額首次突破3兆元,高達3兆797億元,年增13.6%,是經濟成長率的四倍多,較全年預算數多出(超徵)3,554億元。財政部預期,由於營所稅及綜所稅表現亮眼,今年稅收將可超出預算數4,500億元以上,甚至可能達到5,000億元。

政府稅收狀況既然這麼好,於是民間普遍有共同的呼聲,就是要財政部「還稅於民」。但財政部官員當下的反應是,所謂的超徵,只是實徵數高過預算數,不等同於稅收狀況很好。且稅收實徵數,屬於「總預算」;但「特別預算」都是舉債支應,把總預算和特別預算合計,實際上政府本年度仍是入不敷出(赤字)。因此,財政部認為稅課收入優於預期,但仍應用於減少舉債或增加還債,或儲存在累計歲計賸餘,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財政部此種說法,顯然沒有獲得民眾的認同,反而讓還稅於民的主張引起更多的回響。在選舉慘敗和各界的壓力下,財政部的立場於是出現急轉彎。代理部長阮清華在26日鬆口說,還稅於民已跨部會決策中;如果要發現金,不如採用過去三倍券和五倍券形式,結合經濟復甦的效果。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表示,面對明年度的國際情勢,包括通膨、消費力減弱等挑戰,經濟部著重的是規劃如何支撐經濟、保住就業。

其實,政府稅收連年超徵,不只是政府稅收估算能力太差所致,也反映稅制不合理,以致於稅收成長率遠高過經濟成長率,代表政府在分配經濟成長的果實,其速度和比率,都超過國民的所得成長速度和民間對經濟的貢獻。尤其在疫情肆虐的這三年期間,許多人失業或所得沒有成長而發生生計的問題,唯獨政府可以輕鬆坐收魚利。而且過去11年就有八年超徵,當然有必要在稅收超過3兆元的特別年度,特別還稅於民,將經濟成長的果實回饋一些給人民。

其次,既然好久才來一次還稅於民,政府就應該乾脆一點,少來「幾倍券」那種玩文字和數字遊戲那一套。國人應該記得,前年行政院長要國人出1,000元,才能換得政府出2,000元,蘇貞昌院長稱之為「三倍券」,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當時就被酸說,如果人民出1元,政府出999元,則豈不是可以稱為千倍券?去年蘇院長一開始也說要發「五倍券」,要人民出1,000元來換取政府出錢4,000元,又再次引發批評,最後才不得不改為政府出全部的5,000元,印發成振興券。蘇院長對於去年5,000元的振興經濟效果,到現在提都不提,即知振興券實在是不智之舉。

由此可見,稱幾倍券實在是虛有其名而無濟於事,且須印製成紙券,要花費印製成本,還要民眾浪費時間排隊領取,最後店家又要將紙券兌換為現金,都會減損振興經濟的效果。

財政部如果真心要還稅於民,就應該效法外國發現金的方式,例如美國在川普、拜登兩位總統任內,就直接發給民眾每人約10萬元台幣的現金,幾乎沒有什麼行政成本,也不擔心民眾會將現金存起來,不會全部用於消費。只要金額大,顯著增加民眾的可支配所得,民眾遲早總是會用於消費,也不必有排富條款,因為對高所得者而言,現金發放反而比較容易直接花費,最後就會產生所得效果,有助於振興經濟。

我們建議蔡政府趕快還稅於民,最好是把過去累計超徵近2兆的稅收,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不需經過立法的方式,不分貧富,每人發給至少3萬元,讓實質薪資飽受物價上漲侵蝕的民眾,及時得到一筆收入,補償通膨的損失,從而增加消費並振興經濟。

財政部 通膨

延伸閱讀

還稅於民樂觀其成 張善政:讓人民感受實質回饋

稅收超徵4500億 張麗善:物價上漲嚴重 還稅於民好過年

唯一普發過現金...黃敏惠表態還稅於民「發1萬」 會刺激消費

綠提還稅於民 藍喊話:低薪每人發三萬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遮不住國安資安漏洞,還釀外交民主危機

疑似我國各情治機關監聽的大量資料在網路上兜售,部分被揭露的名單涵蓋藍綠政治人物與外國駐台外交官,雖說名單真假難辨、內容經...

聯合報社論/蔡政府對美卑躬屈膝,還算國家機密嗎?

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徐巧芯、游淑慧和張斯綱公布一份「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涉外工作聯繫通報表」密件,顯示去年五月美國宣布啟動印太經...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的「深綠告白」,在自剖白皮綠骨?

選戰倒數卅多天,民調節節落後的柯文哲又開始口出狂言。他接受綠媒訪問,宣稱自己的內心「本質還是深綠」;還說自己如果當選,國...

聯合報報社論/萬安與其邁:台北搶不走的城市治理魔術

大巨蛋成功開幕,台北市長蔣萬安人氣大漲。周日蔣萬安將首度南下高雄輔選,國民黨預告港都將掀起「萬安旋風」。高雄市長陳其邁則...

聯合報社論/我們繳房稅,你納田賦,賴清德不羞愧嗎?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萬里老家九月遭檢舉為違建,且無繳稅紀錄,迄今已逾三個月,他卻未作任何處理。根據最新進度,新北市工...

聯合報社論/怎麼辦,能源政策逆潮流、不環保又不保台

正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峰會(COP28),有一百多國承諾未來七年內將再生能源發電量增至目前的三倍,領頭的廿多國更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