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列必比登名單!高雄2名店出包 儲放過期食品、辣椒醬防腐劑過量

開拓年輕票!林襄同台「不知道他要選副總統」 趙少康高EQ回應了

12月九大新制上路看過來!高鐵早鳥票實名制、小三通可線上購票

經濟日報社論/鮑爾堅持鷹派 不和稀泥

Fed主席鮑爾。路透
Fed主席鮑爾。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14日決定升息2碼,雖然升幅比之前每次3碼縮小,但無論是會後聲明,「點陣圖」利率預測,以及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的發言,都顯示整體決策基調偏向「鷹派」。決策官員不僅進一步上修終點利率預測水位,而且沒有任何官員預測明年就會開始降息,顯示Fed仍堅持「升速更慢,終點更高,時間更久」的緊縮路徑。

首先,Fed在會後聲明中仍強調「持續提高(ongoing increases)」政策利率應屬「適當」,並未將這幾個字刪除,令市場相當失望。

其次,「點陣圖」顯示2023年至少將再升息3碼,即5.00-5.25%,屬於市場預期區間的高點位置,也比9月時預測的利率頂點高出2碼。甚者,有七位委員預測將再升4碼,距離過半只差三人,卻只有二人認為5%是頂峰。

再者,主席鮑爾的談話同樣偏向「鷹派」。他對近月通膨降溫表示歡迎,但這只是空話,仍然強調Fed的任務尚未完成;他直白地表示現在不會考慮明年降息」,而且沒有官員預測明年會降息;甚至還說利率預測還可能再提高。鮑爾唯一鬆口的,則是暗示接下來每次只升息1碼。利率升速更慢是為了買保險,避免緊縮過當;政策立場從「寧可緊錯」,改為「預防緊錯」;但大方向仍是「不能鬆過」,依然是利率終點更高,且高利率維持的時間更久。

持續觀察美國這一波通膨的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2020年的「醞釀期」,當時疫情同時打擊供給面與需求面,通膨並未升高,但政府大撒鈔票卻在滋養通膨爆發的潛力。第二是2021年的「引爆期」,管制已經解除,民眾荷包滿滿,報復性需求出籠,但疫情仍干擾供給,通膨自然升高。第三是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刺激能源及食品價格飆漲,通膨達到「噴出期」,原因仍然是需求大於供給;但噴出必難持久,因此最近通膨已經明顯回落。第四階段就是現在,屬於「饋環期」,出現工資─物價上升漩渦的風險升高,這也是對抗通膨之役最難打,對經濟及民生傷害最重的階段。

再剖析Fed對抗通膨之役,也可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是2021年,屬於「懈怠期」,Fed低估了報復性需求的動能,也誤判供給瓶頸的持久性。第二是今年以來的「追趕期」,激烈升息,但迄未見到明顯效果;好消息是供給瓶頸解除,俄─烏戰爭衝擊減緩,但這並非緊縮政策的功勞,因為需求並未明顯下降。現在展開第三階段的「調適期」,縮小升息幅度,一方面期待基期效應發威,也等待民眾之前累積的超額儲蓄逐漸消耗,使需求減少,預估時間將持續到明年夏季。第四階段則是「堅持期」,利率於明年中到頂後將繼續維持在高原期,使通膨逐漸返回2%目標;持續多久並不清楚,但至少明年底前不會放鬆。

Fed抑制通膨的基本思維,仍在於平衡供需。現在供給面難題基本消退,因此壓低需求成為Fed工作的重點,但卻至少面臨三股逆風。第一股是工資持續上升,拖慢需求下降的速度,因此就業市場不明顯降溫,升息就不會停止;減緩升息速度,只是考慮「時間滯後」效應的風險,並不是在為放鬆作準備。第二股則是緊縮政策必須靠金融情勢轉緊來達成,也就是股債下跌,美元升值;但今年來金融市場多次強勁反彈,目前金融情勢反而比今年初時還要寬鬆,使壓低通膨更加困難;因此市場愈抗跌,只會使利率升得更高,維持更久。第三股則是中國大陸「解封」,初期將出現供給面干擾,中期則會拉高原料需求及價格,都對美國通膨不利。

Fed最嚴峻的挑戰,在於將通膨率壓低到3-4%並不大困難,但要降到2%卻困難得多。以目前鮑爾展現的態度,顯示他對2%仍相當堅持,甚至處心積慮要製造一次衰退,因此並不會因為明年經濟大走下坡就立馬降息。鮑爾決心不再當緩靖派,不再和稀泥。投資人不宜跟Fed對著幹,否則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通膨 Fed 升息

延伸閱讀

美Fed雖如預期升2碼 瑞銀:美股持續反彈條件尚未到位

鮑爾談話後美元轉跌 Fed下修美明年經濟測至幾乎停滯

通膨尚未下降 美股震盪走低、道瓊下跌142點

2017年選秀會挖到寶 塞爾蒂克因泰托姆發光發熱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看看新民調,「讓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根據連續五個不同機構的最新民調,在總統大選的「三腳督」成形後,「賴蕭配」雖仍保持領先,但居第二的「侯康配」緊追在後,差距...

聯合報社論/再口無遮攔,將掀藍營「討厭柯文哲」風潮

去年地方選舉是一場「討厭」的選舉,「討厭民進黨」貫穿整場選戰,終讓綠營遍體鱗傷。這次「藍白合」破局,藍營總統候選人侯友宜...

聯合報社論/「不管陸委會」:暴露對兩岸管制忍無可忍

交通部月初宣布明年三月解除國人赴大陸旅遊的禁團令,但陸委會卻說那只是規畫方向,政府並未確定一定開放;再隔幾日,陸委會又說...

聯合報社論/政黨輪替不放棄,只是任務更艱鉅

藍白合破局後,總統選戰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雖然對六成期盼政黨輪替的主流選民來說,藍白不合,殊為遺憾,然這也意謂總統、立委選...

聯合報社論/習否認攻台時間表,獨上加獨安心了?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五日在舊金山舉行拜習高峰會,談到台灣問題時,習近平否認有外傳的二○二七年或二○三五...

聯合報社論/錯過藍白合,仍不能讓賴清德躺著選

藍白合的最後一會,在郭台銘既「不公親」、又「不像桶箍」的草率湊合下,終於難看地破局。昨天藍營由趙少康代打擔任侯友宜副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