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BLACKPINK高雄嗑鍋畫面曝光 包場要價36萬元

小野柳發現男屍倒臥礁岩下 身旁疑有「不明女性衣物」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化沒死 只是大改版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致詞時感慨地說:「全球化幾乎已經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 (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致詞時感慨地說:「全球化幾乎已經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 (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發言一向謹慎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選擇在慶祝台積電美國新廠上機里程碑的典禮上,說出「全球化瀕死、自由貿易消失」近乎祭文的觀察,不但聳動而且突兀,當然引發關注。

表面上,全球化及自由化似乎還在運作如常,並未接近死亡。即便是站在大國戰略對抗浪頭上的半導體,台灣晶圓代工企業仍在繼續為美、中、日、歐客戶在台灣生產封裝,且因為各國繼續遵守WTO資通訊協定的義務,所以出口基本都是零關稅。台灣的電子十雄繼續在中國大陸,將來自台灣的半導體晶片及零組件,裝進美國、中國企業的手機筆電裡,出口全球一樣免付關稅;可見全球供應鏈依舊在運作,自由貿易也在持續消除關稅障礙。作為大國戰略競爭主戰場的半導體、電子業都如此,其他從機械、紡織到家電家具等離風暴更遠的產業似乎變動更小。

事實上,貿易戰開打四年後,2021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超過1,500億美元,較2020年還增加了21.4%;由中國進口更高達5,000億美元,增長16.5%。此外,張忠謀意有所指的對象,從貿易戰、鋼鋁稅,到晶片法及電動車與電池補貼,確實部分已經被WTO判定違反規則(制裁關稅及鋼鋁稅),部分被各國挑戰有違規嫌疑。但同時間也可看出美國在設計政策時,仍有嘗試從既有規則中找出解釋空間的痕跡。

那麼張忠謀在悼念什麼?若從過去40年半導體乃至於台灣整體產業發展的脈絡來看,有幾個讓台灣成功轉型甚至成為全球化冠軍的元素無疑在凋零中。第一是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過去40年全球化及經貿自由化能被世界多數國家接受成為經濟運作準則的關鍵,在於藉由「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讓貿易、投資、科技、資本及人才的流動方向,由市場按經濟法則決定;只要符合規則,各國政治外交立場的差異不會形成對經貿及科技往來的限制。在此之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未限制中國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台灣邦交國少無礙於加入WTO,也無礙於全世界半導體集中在新竹生產。如今情勢轉變,未來數十年,政治決定經濟、經濟影響政治會成為主流,立場制度不同者減少往來依賴,政治外交價值接近(Like-minded)、盟友間經濟安全與韌性的維繫,都成為選擇供應鏈據點的考量。

第二,未來世界不再是平的。「世界是平的」在描述隨著全球化及自由化發展下,各國設立的人為障礙逐漸消失,國家及企業都各憑本事,由經濟比較優勢法則(Comparative advantage)決定勝負的架構。過去五年,高科技沿著政治重劃界線的趨勢越發清晰,不同集團間再度出現障礙,同時貿易、投資及供應鏈布局也要顧及沒有比較優勢的盟友。未來數十年,全球經貿的起伏障礙會不斷出現。

台積電及供應夥伴赴美投資,與過去全球化及自由化下的法則不相容,卻完全符合「政治決定經濟、世界不再是平的」這個改變,可能也是張創辦人感嘆的由來。

人類歷史中,開放與封閉的興衰原本就有更迭起伏,可見二者都是「人造」而非永恆不變的秩序。然而目前觀察,「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及自由化秩序並未完全崩解,雖然面對來自大國競爭造成的調整、改版甚至侵蝕的壓力,迄今仍是全球多數經貿關係運作的基本法則。在多數國家甚至美中二強,都還有意維持將這種基調做為底線的情況下,未來世界極可能會繼續背離張創辦人(以及台灣)成功的歷史經驗,但全球化可能未死,只是大改版。

台積電 半導體

延伸閱讀

張忠謀說全球化已死?謝金河:早已死了很多年

明年10大趨勢 經濟衰退衝擊難擋?張忠謀「全球化已死」謝金河嘆:已死很多年

張忠謀: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難再恢復

張忠謀:祝賀習近平是我自己的主意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美無力護盤,台灣如何與北京外交肉搏?

蔡英文總統即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訪美;但蔡英文「路過」不進的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其外長卻先一步前往北京處理與中國大陸建交事...

聯合報社論/習近平訪問俄羅斯的歷史意義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三天,從各種角度看,都是歷史性大事。中國大陸首次占據國際舞台的中央,以調停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的姿態...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

聯合報社論/從盧秀燕的「客氣」,看蔡政府的浮誇風

台中市巨蛋經費從六十五億元追加到近一百億,民進黨議員要求市府說明;市長盧秀燕不慍不火舉了兩個例子,當即讓對方啞口無言。她...

聯合報社論/馬英九赴陸有助兩岸和平,綠營抹紅不了

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登陸訪問,以祭祖及青年交流名義進行十一天的參訪。由於是七十多年來首位卸任中華民國總統訪陸,這項消息引起...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應加入中央提名委員會,勿再迴避

國民黨立委提名的「選策會」名單引發惡評後,黨中央從善如流宣布停止運作,並回歸「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明年大選提名。主席朱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