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生前最悲傷事實遭揭 他曝「這事」讓羅賓威廉斯真正感到快樂

聯合報社論/避戰與謀和:台灣無力對話,就等著被控管

美國在台協會(AIT)29日舉行記者會,處長孫曉雅表示「避免戰爭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利害相關者與外交官的共同責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在台協會(AIT)29日舉行記者會,處長孫曉雅表示「避免戰爭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利害相關者與外交官的共同責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選舉,民進黨「抗中」戰略折戟。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在選後發表談話,以兩點打臉蔡英文的抗中保台論。其一,她說「避戰是所有決策者共同責任」,表明美國不支持台灣挑釁中共;其二,她說「美國尊重台灣選民展現的意志」,對台灣的支持不變,駁斥了蔡英文稱「民進黨若選不好會影響國際挺台」的謬論。近日蔡英文召開府院黨高層檢討會議,首度回應:沒有人要戰爭,將與區域間的利害關係者尋求共同有效控管風險的方案。

孫曉雅的談話,除了重重打臉綠營的選舉論述,也清楚反駁蔡英文對選民情緒勒索。這是此次選舉結果對蔡政府最大的棒喝:國家安全,不應當成選戰工具;徒然抗中,不足以保台;保台不止備戰,也要避戰;避戰不是投降,而是決策者應將人民的意向和利益視為己身責任。蔡政府在選後高層會議中的結論,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也是國家領導人的基本認知;但民進黨要歷經大敗才體悟到這點,才知要尋求風險控管,更凸顯其先前的民粹與顢頇。

但要保台,光是備戰和避戰仍然不夠,更需要謀和,也就是溝通對話。這點,不難從歷史上找到各種借鏡。近日,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主編的《重探抗戰史》第三部新書發表,編者揭露,一部壯烈的抗戰史,其實也是一部中日和議史。日本要鞏固侵略戰果,又急欲自中國戰場抽身,故有議和的考量;中國堅守主權與領土底線,要以撐待變,也有談判的謀略。中日兩國談打交織,和戰並進;對照今日台海及未來兩岸情勢,在策略權衡、堅守底線與和平價值上都深具啟發。

當今國際社會更強調對話與和平的價值。但在台灣,避戰卻常被批評為「投降」,謀和也被汙名化為「舔中」和「賣台」。國民黨和民眾黨都主張備戰與避戰並進,並極力追求和平,卻被綠營醜化為「投降主義」。民進黨無法維護台海穩定,卻抹紅在野黨的對話倡議,根本是暴虎馮河。民進黨無心也無力重啟兩岸溝通,卻羞辱有意願開展兩岸對話的在野黨,則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蔡英文的「抗中保台」,在這次選舉中等於遭到了人民的「不信任投票」。孫曉雅特別等到選後,才說出「避戰是所有決策者共同責任」,並刻意強調「拜習會已讓各界對美中關係走緩感到放心」。這顯示,美方對台灣選情的掌握,似遠較蔡政府精準,選前已料定台灣民意漸漸遠離民進黨,只是蔡政府仍執迷不悟。孫曉雅說:「面對面會談是非常重要的」,也暗示美中透過拜習會獲致一定溝通成果,並釋出共同管控衝突的意願。

美中開始互畫紅線、重設護欄,唯蔡英文仍高舉「抗中」橫衝直撞,難怪選後被美國打臉。如今,蔡英文接受美國耳提面命,改口將和「區域利害關係者」共同管控風險,尋求控管風險方案。問題在,蔡英文所稱的「區域利害關係者」,若只指美、日,而不包括中國大陸的話,台灣仍擺脫不了棋子的角色,無法成為參與「風險控管」的一方,只能當一個「被控管者」。

拜習會後,美中因裴洛西訪台而切斷的溝通管道逐步恢復,兩國防長已舉行會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並計畫明年初訪中。可見,美中關係已逐漸從對抗與衝突,修正為競爭與管控。六年多來,兩岸中斷的文化及學術交流,中斷的觀光及交通往來,乃至中斷的農漁產品協商,不斷堆疊成巨大的民怨。蔡英文若繼續裝睡,就等著迎接下一場民怨怒火吧!

蔡英文 美國在台協會 民進黨

延伸閱讀

不到3年300萬人背棄蔡英文 呂秀蓮:慎防執政土石流迎面而來

綠登記選台南議長 郭信良:有人違背總統意思

蔡英文總統留任蘇貞昌 王世堅諷:很感慨 請神容易送神難

民進黨清君側 游智彬:173部隊擁護陳明通 稍一不小心蔡英文恐倒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

聯合報社論/從盧秀燕的「客氣」,看蔡政府的浮誇風

台中市巨蛋經費從六十五億元追加到近一百億,民進黨議員要求市府說明;市長盧秀燕不慍不火舉了兩個例子,當即讓對方啞口無言。她...

聯合報社論/馬英九赴陸有助兩岸和平,綠營抹紅不了

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登陸訪問,以祭祖及青年交流名義進行十一天的參訪。由於是七十多年來首位卸任中華民國總統訪陸,這項消息引起...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應加入中央提名委員會,勿再迴避

國民黨立委提名的「選策會」名單引發惡評後,黨中央從善如流宣布停止運作,並回歸「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明年大選提名。主席朱立...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就在農村衰頹、農民凋零、農業面臨存續危機,而農委會卻連一個缺蛋問題都纏鬥經年束手無策之際,中研院遴聘多位院士與跨領域學者...

聯合報社論/錯誤能源政策的代價,光靠漲電價不夠還

經濟部宣布下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調整後的電價每度三點一一五四元,兩者均寫下了蔡政府執政以來之最,後者還比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