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民怨大爆發,民進黨遇創黨以來最大挫敗

《民怨之聲》系列之一
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一敗塗地,只取得五縣市執政權,遠遜於國民黨的十三縣市。民進黨地方執政版圖大舉退縮,僅困守「北港溪以南」的南台灣一隅,這是民進黨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這場大敗,固與民進黨地方經營不力有關,但更關鍵的因素則是蔡政府中央執政太失民心,社會上「討厭民進黨」的狂潮再度席捲,給了民進黨無情的當頭一棒。
昨天投票率偏低,許多縣市不到六成,在在反映了民眾對當前政治的失望。不少原是民進黨大本營的地區,均未能如預期開出相應票數,說明許多淺綠支持者不願再對綠營「含淚投票」。此外,諸如屏東的蘇清泉和台南市的謝龍介,都在選前未被看好的情況下,在綠營鐵票區對對手構成很大的威脅,這都是綠營的警訊:把民眾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卻不回應他們對公平正義的要求,遲早會被唾棄。
這次選舉結果,受到最大重擊的人無疑是蔡英文,她辭黨主席亦不足以彌補她的過失。蔡英文隻手主導黨內提名,對於爭議人物林智堅、陳時中卻極端偏愛,甚至率舉黨之力硬抗滔滔輿論。更可議的是,蔡英文濫用總統角色頻繁為綠營候選人助選,其派系卻被指為邪惡「黑金」寄生,她更打出不符地方選舉調性的「抗中保台」牌來分化社會,稱「投民進黨就是投蔡英文」,就是支持「台灣隊」。如今,一個清晰的五指印落在她臉上,民眾對於何謂「台灣隊」另有看法,她何顏以對?
指標人物陳時中的落選,乃至綠營在整個北台灣的潰敗,其實都可以看到「討厭民進黨」情緒的外溢與擴散。在「民進黨鐵票區」的屏東和台南,這次綠營僅以些微差距取勝;在新北、台中、花東等地,則越輸越多;在原本以綠「五星執政」自豪的桃園、新竹、基隆,則以不小的差距被甩在車後,這都得歸咎中央執政太「顧人怨」。民進黨自成立以來,最多曾在縣市長選舉取得十三席,最少也有六席;這次竟只拿到五席,可謂「一朝回到創黨前」,灰頭土臉。
這次選舉最主要的意義是,民眾給了民進黨和蔡政府一個清晰的訊息:人民並不認同目前的執政路線,主政者若不及時修改,下次選舉人民還會用更激烈的方式教訓民進黨。不可諱言,民進黨政府近幾年之所以如此霸道蠻橫,主要是在二○二○年初總統及立委選舉大勝後,年中高雄市成功罷韓,二○二一年又成功完封四大公投,加上今年初中二選舉補選又獲勝,全黨被連串勝利沖昏了頭。加上「完全執政」,蔡總統將手伸入五院,五權憲法的相關制衡脆弱得宛如不復存在,府院變得為所欲為,政務官的囂張詭辯卻不斷受到鼓舞,而政府效能卻不見提升。種種「綠能、你不能」現象,讓人民厭惡之至,因而有了這次的民怨燎原。
矛盾的是,蔡英文不斷對外賣弄台灣的「民主價值」,但她的治理卻未遵循民主原則,而是動輒恐嚇,處處雙標。可以說,她根本不把台灣人民當成實踐民主的對象。諷刺的是,民進黨利用網軍側翼來誤導及淹沒輿論,結果卻淹沒了蔡總統必須知道的民意真相,最後更淹沒了民進黨的地方執政版圖,人民終而頭也不回地棄它而去。
民進黨曾自以為是民意的寵兒,如今民意反目,變成了民怨。民進黨僅存的五縣市,人口加總僅六百萬人,只占全台人口的廿六%。這樣一個政黨,當中央面對百姓,不該再把那句「謙卑」拿出來宣誓三次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