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秦剛會見日本外相 要求「不得插手台灣問題」

承認國道特別塞大小車禍196次 王國材:接下來可能會好一點

PLG/豪神!林書豪16助攻再寫新猷 鋼鐵人退夢想家

經濟日報社論/80億人口的危機與商機

全球人口15日破80億大關。(美聯社)
全球人口15日破80億大關。(美聯社)

聯合國估測,全球人口已突破80億。雖然人口成長的速度在減緩之中,但預估2030年達到85億人,2050年97億人,2080年攀升到104億的頂峰之後,會維持到2100年。地球資源(糧食、能源、環境)能否支持這種成長,對人類是個非常嚴厲的考驗。

然而,這種考驗並非始自今日。英國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在工業革命之後,看到人口大量成長的現象,對人類前途感到悲觀,在1798年發表著名的「人口論」,認為人口是以「幾何級數」增加,糧食卻以「算術級數」增加,糧食將無法支撐人口增加,最後將以戰爭、瘟疫和飢荒來抑制人口。但馬爾薩斯的預言並未成真,因為科技的進展超乎想像,人類竟然可以用避孕手段來控制成長,糧食也陸續在新大陸大量增加,讓人類免除這個厄運,並且更加富裕地生存。

但是二戰之後,「嬰兒潮」帶來快速的人口成長,讓「新馬爾薩斯論」獲得了大量支持,其典型論點就是「羅馬俱樂部」在1972年發表的名作「成長的極限」-近20位頂尖專家用嚴謹的數理模型推估,發現人類若以當時的狀況繼續發展,會很快地超過地球的負荷,導致人類社會的崩潰。然而,因為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成長停滯超乎想像,加上「綠色革命」發生,解決了許多國家的糧食問題;再加上各種資源的新發現和更精良的開採技術,因此目前所謂糧食缺乏,以人類社會整體來看,基本上是因「分配不均」所產生,而不是「生產不足」。

但過去的問題被解決,並不代表未來的問題一定可以解決。人類基本解決了糧食和礦藏問題,卻又面臨了環境問題-空氣汙染、用水缺乏、土壤流失惡化、地球暖化,近年又產生新冠肺炎,已讓6.35億人確診、661萬人死亡。

只是,人類科技的進步,經常超乎人類的想像。未來很可能大量的食物,會來自於「糧食工廠」的大量生產,解決了土地有限的問題。「核融合」技術的成熟,加上「可燃冰」的大量開採,讓能源的來源不虞匱乏。各種天然災害的惡化,迫使人類終於放棄歧見、嚴肅處理環境問題,找到共同遵守的規範。因此,樂觀看待的話,人類不斷遭遇各種問題,但經過各種努力之後,大致都能化險為夷,繼續發展。

在解決各種人類問題的過程中,商機自然會持續出現。首先在先進國家,再來會衍生到快速跟進的高所得開發中國家,再層層往下滴漏。聰明或有眼光的企業,自然會看出這種機會;但在時間上要有足夠的精準度,才不會太早或太遲,造成過早投資的大量虧損,或是時機太晚、競爭激烈而無利可圖。如果這種商機的衍生模式合理,那麼有眼光的企業是否該開始布局戰亂逐漸減少、勞動和土地資源仍然低廉的非洲,特別是對岸在「一帶一路」之下、將會提供較佳基礎設施的國家?

然而,人類終究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就是在戰爭之下彼此毀滅,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告訴我們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也許真有那麼一天,俄羅斯決策當局難以面對戰果之下,決定用低量核彈來「結束」戰爭,卻遭到西方以懲罰性的核彈回敬,然後對岸卻意外加入戰局來「聯俄制美」,這種可能性其實並非杞人憂天,韓戰時,美方完全沒料到北京會出動「人民志願軍」參戰支持北韓。人類科技可以解決的事,主觀的思想卻迄今無法學到教訓、妥善解決問題;別說俄烏或美俄之間,連海峽兩岸同為中華民族,對岸也不願放棄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而且機會愈來愈高。

所以,全球人口突破了80億,帶來了許多商機,以及異於往常的危機;能否繼續創造繁榮或步向毀滅,全看人類自己。

俄羅斯 開發中國家

延伸閱讀

韓國瑜稱「基隆弱勢5、6萬」惹議 謝國樑:基隆市政府刻意扭曲

下個亞洲新星?全球股市衰退 摩根投信指這國逆勢增長

邊牧迷路5小時找警察局「我的人類走丟了」 飼主繳罰款領回家:你這傻狗!

人類首次…504天不靠岸 「中國魯賓遜」翟墨環航北冰洋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面對浮屍無感,蔡政府對人命如此冷漠

台灣沿海近一個月發現廿具浮屍,內政部長林右昌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其中包括九名本國籍、七名越南籍,本國籍為落海或輕生,越南...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如何從新北走向全國格局?

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總統的態勢日趨明顯,但隨著時日拖延,接連幾個民調都顯示他原本看好的聲勢逐步下滑,國民黨內部的焦慮也日益...

聯合報社論/雙英出訪,過多酸言酸語徒損台灣尊嚴

前總統馬英九登陸祭祖,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並過境美國,兩人都在為台灣拚外交及和平。由於兩人出訪時機重疊,被外界解讀為雙方...

聯合報社論/獵殺狒狒:混亂的指揮與對生命漠然

一隻東非狒狒,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因何而死。瀕死前,白目官員輪番合照,炫耀功績;在輿論撻伐下,一夜後,變成官員一字排開,...

聯合報社論/吳釗燮的失職,其實也是蔡總統失職

宏都拉斯與我國斷交,外交部長吳釗燮再度重播:「如有政治責任,不會迴避」的台詞。但大家看得出來,吳釗燮對自己任內斷了七個邦...

聯合報社論/台南議會歧視事件,踢爆民進黨之價值虛假

台南市議會近日上演一起嚴重的歧視事件,由兩名綠營男性議員擔綱主演。當天,國民黨女議員李中岑帶三歲女兒進入議場,坐在席上。...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