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幼童餵毒案雪球滾大 新北市府即起每日說明

美中關係怎麼走?北京智庫先研究新一代80後中國通

大雨下不停!鋒面接近及對流發展旺 15縣市大雨特報

經濟日報社論/Fed升息終點 雲深不知處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日會議決定第四度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終於見到4字頭,此舉完全符合各界預期。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日會議決定第四度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終於見到4字頭,此舉完全符合各界預期。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日會議決定第四度升息3碼,聯邦基金利率終於見到4字頭,此舉完全符合各界預期。這次會議所傳達出的重要訊息,就是Fed政策操作不再聚焦於提高利率的「速度」,而是最終利率的「高度」;拉長升息的時間,擴大升息的空間。這意味著接下來利率的升幅可能由3碼縮小到2碼,但最終利率卻可能達到5%,甚至更高。

從今年8月底鮑爾在傑克森洞年會上以明確的態度,打消各界對Fed對抗通膨決心的懷疑之後,迄今兩個多月來情勢依然渾沌不明,包括利率的高點究竟在那裡?通膨還要多久才會趨於溫和?失業增加到何種程度才足以冷卻經濟?金融體系是否能夠消化如此快速的升息?

目前美國經濟表面上看仍然強韌,勞動市場尤其緊俏,工資快速上升。整體通膨年升率已從頂峰回降,但核心通膨率仍持續加速上升,且物價上漲的範圍愈來愈廣。隨著通膨與利率雙升,經濟已經出現裂痕,10月製造業與服務業景氣指標連續第四個月呈現萎縮。諸多經濟學者警告Fed不應矯枉過正,強調升息太快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經濟重傷。

然而決策官員們的主要憂慮並非緊縮過當,而是緊縮不足,以免重蹈1970年代因為緊縮「走走停停」,結果導致通膨落地生根的覆轍。因此Fed必須看明確證據顯示通膨朝向2%目標回降,才會暫停升息。換言之,鮑爾的基本立場是「寧可緊錯,不能鬆過」;一旦鬆過,將會更難矯錯;如果緊錯,立馬就能激活。

但Fed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貨幣政策深受「時間滯後(time lag)」效應影響。已故經濟學大師傅利曼的名言,就是貨幣政策有「相當長卻無常的時間滯後」;簡言之,就是藉由緊縮措施抑制經濟活動,從而壓低通膨的效果,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在實際經濟。目前整體通膨仍然居高,核心通膨更升升不息,顯示Fed今年來緊縮行動的效果迄未充分顯現。由於Fed去年誤判只是「過渡性」,因而出手太遲,現在終於付出代價。

既然面對「時間滯後」的困擾,於是Fed在戰術上決定依循經濟學家威廉.布蘭納德提出的「布蘭納德原則(Brainard principle)」,就是當央行無法確定短期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多大影響時,可以先選擇放慢動作。之前由於利率超低,Fed一次升息3碼自然合理;但隨著利率愈升愈高,央行對緊縮的力度究竟是過當,還是不足?已愈來愈不確定,此時Fed將升幅縮小到一次2碼,以爭取更多的時間來評估緊縮的影響。這種操作模式從戰略上看同樣合理,因為貨幣政策對經濟與通膨的影響是看最終利率升到多高,而不是升息的過程。

Fed面臨的第二項難題,就是如何對外溝通。由於目前通膨依然嚴峻,如果Fed從12月起減緩升息速度,可能會重演溝通不良問題。當時Fed只表示必須「在某一時點」減緩升息速度,結果金融市場都賭Fed對抗通膨的決心正在下降,股、債因而大漲,不僅使Fed收緊金融情勢的努力大打折扣,也使Fed對抗通膨的信譽再受打擊。

為處理此一難題,Fed於是採取兩手策略。一手是在會後聲明中新增了一段話:「在決定未來提高(利率)目標區間的速度時,委員會將考慮貨幣政策影響經濟活動與通膨的時間滯後因素」;鮑爾也表示減緩升息速度「時機正在接近,最早可能是在下次(12月)會議,或是更下次(2023年2月)會議」。但另一手則是鮑爾同時表示,打壓通膨之役還有「一段路要走」;「從上次會議以來,數據顯示最終利率水位將比原先的預期更高」。這是相當務實的作法,讓Fed有更多選項,不至於非再度升息3碼不可。

鮑爾雖避開了這兩項技術面的困境,但對基本面的問題仍一籌莫展。既無法預測最終利率到底在哪裡,也不確定究竟應由哪些因素決定,Fed升息過當的風險依然存在。升息的終點究竟在何處?依舊是「未在此心中,雲深不知處」。

Fed 通膨 升息

延伸閱讀

鮑爾一席話 全球最富階級資產蒸發590億美元

美股道瓊早盤大跌267點 市場對Fed轉鴿的希望破滅

Fed警告升息之路還長 引爆全球股債賣壓

道瓊昨先暴漲400點又收跌500點 鮑爾怎麼辦到的?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一個吃案成性的黨,卻奢談為性騷修法

民進黨性騷事件爆不完,除了中央黨部及綠營執政縣市,更延燒到外圍的小英之友會、合作團隊、親綠學者和媒體人,加害者難以勝數。...

聯合報社論/攘外須先安內:侯友宜必補的三塊拼圖

民進黨最近爆出連串性騷擾爭議,蔡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接二連三道歉。對手深陷性騷風暴,照理說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應該獲...

聯合報社論/遇上綠金主和愛將,性平之尺立刻彎曲

始於一名前女黨工的勇敢揭發,眾多受害者相繼挺身而出,民進黨內性騷、粗暴處理及吃案之醜陋日常,赤裸裸暴露於社會面前。這個向...

聯合報社論/四接滅海滅港,民進黨的永續DNA呢?

台電要在基隆外海填海造地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引發地方與環團抗議,也造成航港不安。但蔡政府不僅粗暴沒收市民公...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提名的大法官,只是政權護衛隊?

蔡英文總統任內最後一次提名大法官,名單一公布,隨即爆出被提名人尤伯祥曾教唆偽證的黑歷史,民進黨立委蘇治芬用「令人震驚」形...

聯合報社論/性騷連環爆,民進黨的信賴危機

去年九合一大選,引爆民進黨兵敗如山倒的開端,是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的論文抄襲風暴。二○二四大選,民進黨怎麼也料不到,出現了...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