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戴琪、葉倫關稅之爭 誰會勝出?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6月22日表示,對中國課徵關稅是「重要籌碼」,從談判角度而言有利無害;且取消關稅對控制短期通膨的效果有限。戴琪的說法明顯與財長葉倫形成鮮明對比。葉倫在稍早前表示,關稅已傷害到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因為額外增加的對中國關稅高達90%是由美方承擔了,這也反映在40年來最猛烈的通膨之上。針對戴琪強調的關稅是談判的「重要籌碼」具有戰略意義的觀點,葉倫直率地認為毫無戰略意義;葉倫並表示,拜登政府希望「重設」對中關稅。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正讓白宮幕僚加緊討論此事,並希望能儘早定案。
美國當前正面臨了上世紀19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膨,美國CPI自2021年4月一下子跳升到4.2%,之後連續攀升,到去年年底已上升到7%;進入2022年, 到5月已上升為8.6%。Fed在今年3月中及5月已分別升息0.25及0.5個百分點,但明顯壓不住通膨漲勢,不得不在6月下了大決心,一口氣升息3碼,但此舉也引發了金融及資產市場的巨大震盪。Fed今年內還有三次議息會議,在鷹派氣氛強烈下很可能再連續升息2碼或3碼,最終使基本利率在年底前達到3%上下的水平。
拜登當局與Fed目前處境相當接近,都面臨著三難的困境:一,不升息或升息不夠,壓不住通膨,對11月民主黨的期中選情十分不利;二,若為壓制通膨,在目前已連續三個月CPI超過8%的形勢下,即便利率上調到3%,也因實質利率為負而起不了什麼作用,必須再加大升息幅度與速度,但這又會嚴重打擊經濟活動,導致成長減緩甚至衰退(美國第1季已出現了1.5%的負成長),當然也不利選情;三,美國國債已達30兆美元,是GDP的137%,換言之,還有將來在財政上的利息支出負擔問題。雖然面對著三難,但拜登肯定最關心的是燃眉之急的物價漲勢,所以才說對付通膨是美國政府當前的頭等任務。
坦白說,過去一段期間,拜登政府已使出了渾身解數,包括釋出備用油,還希望OPEC成員國及中國也跟進釋出;拜登甚至放下身段主動致電沙烏地阿拉伯與卡達元首卻被拒接電話,即便如此,拜登還是希望在7月能親訪沙、卡兩國;最近甚至還宣布取消委內瑞拉及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然而美國CPI的漲勢卻始終未見消減。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得不想到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川普在2018年起,對價值約3,7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課徵懲罰關稅,稅率最高達25%,但誠如葉倫所言,由於美方的需求彈性甚小,課徵的額外關稅真正懲罰到的是美方自己的消費者與企業,這也一方面反映在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不見縮小反而擴大,另一方面反映在美國物價上。專家估計,如取消部分或全部的額外關稅,可望使美國當下的CPI回落約0.5至1.5個百分點,對照目前8%的通膨率,此一效果不可謂不顯著,對11月民主黨的選情具有關鍵性的重大意義。
兩周前,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箎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在盧森堡會晤,會後美方表示,美、中雙方正在努力安排拜登與習近平在今年夏天通話,但是中方是否有此意願,目前未見透露。美方明顯對於美中元首通話有著高度期待,如果通話實現,想必會觸及拜登眼前的最大關注。拜登最近不只一次表示他正在認真評估取消對中國關稅一事,其實他心中早有定見,所顧慮者,一是如何能有面子的為美國的「撤退」向中國換回一點東西;二是如何儘快弭平美國政府內部的意見分歧。從這樣的形勢背景觀察,應該不難研判戴琪與葉倫最終誰將勝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