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兩岸斷線多年,海陸官位還在不停分贓

蔡總統近日微調人事,莊碩漢補了懸缺已久的駐泰代表,曾厚仁出使加拿大;高建智則填補懸缺兩年的海基會副秘書長空位。曾厚仁是三人之中唯一具備外交專業背景者,另兩位則如天外飛來一筆,實在看不出人事布局的理路及邏輯。
高建智的派令,最為諷刺。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關係已斷線六年,各種民間交流均漸次中止萎縮。最近兩年,我國農漁產品屢因被查出蟲害禁藥而遭禁,蔡政府從未試圖有效溝通或修復關係。既然海基會、陸委會的功能已如虛設,蔡政府仍不停分派海陸職位,不僅將官位當酬庸,更把國家名器黨私化了。
高建智填補的,是二○二○年退休的羅懷家遺缺。這個職缺已閒置兩年多,政府從不覺得需要填補,海基會亦波瀾不驚;此際卻派一個與兩岸事務殊少關聯的高建智接任,不是酬庸是什麼?羅懷家是電電公會出身,熟稔兩岸經貿事務,對大陸台商有一定理解。蔡政府宣布人事時,宣稱高建智「擅與台商溝通」;事實上,高建智做過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熟悉的是僑界台商,辦的是僑務而非台商的商貿糾葛,政府卻以此名目來派官。
再說,蔡英文何曾重視過大陸台商?她一上任,就派張天欽到海基會當秘書長,將一干前朝幹才悉數斬除,由此即可見一斑。張天欽的狠勁,為他後來當上促轉會副主委鋪平了道路,甚至為促轉會留下「東廠」之名。當年被張天欽趕走的,除了副秘書長陳榮元,還有經貿處長鄧岱賢,兩人才是台商願意交心之人。
疫情期間,長年在大陸奮鬥的台商、台幹及短暫返陸的陸配子女受盡歧視,返鄉權利一再遭到踐踏。當時,海基會做了什麼?高建智兩年前從僑委會卸任後,幾乎已被忘卻,原因是蔡政府當時正掀起一波仇中反中風潮。而今,高建智老驥出馬,是否也是選舉將至?張天欽之後,海基會秘書長由柯承亨再到姚人多,都是短期安排,不是等候升官的跳板,就是告退前的臨去秋波。現任的詹志宏是海陸老兵,熟稔兩岸業務,但兩年來因整體政治情勢而低調無為,也只是為官涯集滿郵戳而已!
除了兩岸機構,駐外單位也是如此。蔡英文二○一六年上任不久,就下令放寬駐外代表「政務任用」名額,大開方便之門。立法院隨即配合火速修法,將非職業使節的任用比率由十%擴至十五%,名額則由九人增為十四人。駐外使節原是職業外交官施展抱負的陣線與冠冕,須奮鬥數十年才能取得的地位,許多由政治任命者取代。這些「政治大使」如盡心盡力,或有所建樹,但若意識型態掛帥,或以選舉手段經營大使或代表官職,則常見扭曲外交體制之言行,更造成整體外交之挫敗。
以駐泰代表職務而言,李應元在二○二○年出使泰國,去年八月因罹癌請辭,返台不久旋即離世。其後,駐泰代表便懸缺近年,顯示蔡政府對駐泰代表功能的不重視。如今位子給了莊碩漢,這和他出任世貿中心董事長一樣,都是政治安排,無關專業。另如駐日代表謝長廷,一個由總統點選純屬政治布局的駐外使節,不但外長指揮不了,更能讓外交指揮系統錯如亂麻。幾年前大阪辦事處長蘇啟誠自戕,就是承受不了在夾縫中的壓力。
蔡英文擴大外交體系的政治任命,卻也是邦交國連番丟失的晦暗時刻,需要有遠見的戰略,和專業的戰術。蘇嘉全原本要被安排接任海基會董事長,但因故未遂,上月轉而接掌了邱義仁的台日關係協會。除了酬庸和政治,這還能如何注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