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聯合報黑白集/石木欽們呢?

前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遭懲戒法院判處罰俸一年,輿論多認輕判,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也直言人民可接受嗎?其實,石木欽無論懲戒多重都輕如鴻毛,真正讓人民不能接受的是,石案背後的巨大司法黑幕,會不會永無見光之日?
石木欽位高權重,成為史上遭彈劾懲戒最高層級的司法官而備受矚目;石案把人民對司法的信賴推下谷底,同案眾多「石木欽們」更讓蔡英文總統的司法改革決心備受質疑。
石木欽與商人翁茂鍾不當飲宴,並以妻兒名義買進翁公司股票,說穿了只是司法界從根腐爛的表瘡。司法院與法務部根據翁茂鍾「現代版百官行述」所載,迄今公布兩波包括法務部前部長曾勇夫、前檢察總長吳英昭、最高行政法院前院長林奇福在內的六十四名司法人員名單,卻僅十一人送監院或受刑事調查。
直言之,整部「百官行述」一旦導向以石案為重心,就是失焦。除了翁茂鍾涉嫌的多起案件,兩波調查查出的部分司法人員所涉案件,以及民間團體告發的石木欽等人涉及貪汙案仍待檢方偵辦,至於逼使年輕銀行經理諸慶恩抑鬰而亡的偽造定存單等案,也正重啟調查中。
石木欽懲戒案只是冰山一角,能否查清翁茂鍾「襯衫飲宴團」可能涉及的貪贓枉法事證,才是蔡英文司改的真正考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