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探究大陸先破後立的發展路線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是1978年中共三中全會以來,大陸保守派人士發出的憤懣。今年大陸當局大力整頓治理多種私營產業,並高舉「共同富裕」旗幟,企業界又生「改革開放四十載,鳥籠經濟又回來」的憂慮。企業風聲鶴唳,經營轉向低調;富豪草木皆兵,紛紛捐款輸誠,生怕當局驟然轉向反富豪、反企業、反投資人的「三反」路線。如今秋風已過,殺意漸消;國媒不再點批,馬雲終能出國。當局先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現在則是「得饒人處且饒人」。中共當局唱的到底是那一齣?
其實深入觀察大陸的經濟發展史,可以歸納出「放、亂、抓、死」這套循環規律,也就是「一放就亂,一抓就死」。毛澤東大搞三面紅旗與文化大革命,骨子裡是政治運動,但也「抓死」經濟。鄧小平上台後,經濟一窮二白,中央沒錢,只能放權,大家摸著石頭過河。對外開放,大力招商引資,促進出口,自然是放;對內搞活,放任個體殺出一條活路,同樣是放。「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耗子的就是好貓」。
1992年鄧小平南巡反攻,朱鎔基整治國企,路線再放;2001年大陸入世,經濟逐漸與國際接軌,當局只放不抓。直到近年企業以債助長,動搖金融根基;貧富差距擴大,奢靡蔚為風尚;教育資源不均,社會移動僵固。於是強者可以任性,弱者只能認命,民眾積怨加深,凡此皆已符合當局對於「亂」的認知,加上明年中共召開二十大,重要性眾所周知,因此現在正是穩定壓倒一切的時候。為了維穩,當局不能放,必須抓,而且是政治、經濟兩手抓,兩手都要緊。
北京當局整頓治理企業的作法,可以歸納出四大維穩支柱:掌控金融體系、反制企業壟斷、確保數據安全、促進社會平等。諸如阻止螞蟻金融上市,對阿里巴巴集團予以28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以數據安全為由調查滴滴出行,禁止以營利為目的的補教業務,並對美團點評處以5.3億美元反壟斷罰款等。儘管在美掛牌的陸企股價紛紛重挫,但中共當局並不在意國外投資人大賠,也不擔心外資會因此而卻步。大陸中、低階層更認為這是當局「路見不平一聲吼」,普遍表示支持。
國際媒體在評論「共同富裕」路線時,最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鄧小平所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認為習近平的作法與鄧小平相悖,且有仇富傾向,這完全是一知半解。這九字真言中,「讓」指的是中央給政策;「一部分人」所涵蓋的是中共所認可的領域;現在既然已經有「一部分人先富」,就應該抑制這些人壟斷機遇,將脫貧的機會讓給其他人來同富,以實現「獨富裕不如共富裕」的目標。
綜觀當局此番整治行動,仍不脫「重製造、輕服務」的一貫思維。螞蟻集團一般歸類為「金融科技(FinTech)」業,大陸當局則認為其實是「科技金融(TechFin)」業,科技的含金量並不高,其他諸如滴滴出行、美團點評等,都只算是以運用科技來經營的服務業。總的來說,整治的原則就是打消費不打製造、抓軟不抓硬。
如今整治行動漸歇,大陸當局為免重蹈「一抓就死」的覆轍,必然會破而後立,大力支持半導體、機器人、5G設備、電動車、太陽能等高科技製造業,以落實科技自給自足,並擴大優勢。中共不會以鳥籠經濟窒息企業,可能改走風箏經濟路線,也就是不怕你飛得高,只要線抓得牢;風箏線也是血管,對配合政策者輸送資源,我行我素者切斷給養。在維穩的同時,也致力於重新建構經濟體系,以「抑富、保中、扶貧」的作法來營造「橄欖型社會」,從而鞏固政權。至於成敗利鈍,則非眼下所能逆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