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別相信要人民「用肺換藻礁」的政府

護藻礁公投連署尚未正式向中選會遞件,蔡政府已為此氣急敗壞。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如果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不成,台電必須增加五百萬噸煤的發電;如此,台中火力電廠就得火力大開才能滿足電力需求。言下之意,民眾若要護藻礁,就得用自己的肺付出代價。這樣的邏輯,大家能接受嗎?
什麼樣的政府,會叫人民在「肺」和「藻礁」之間作出抉擇?王美花的發言,除顯露了政府的霸道,更暴露了政府能源政策的不合理與不務實。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是要在二○二五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建立一個安全無虞的無核環境。試問,如果「非核」追求的是安全和永續,保護千年藻礁不是同樣高尚的永續目標嗎?為何政府不苟同民眾保護藻礁,還威脅大家必須以「肺」為代價,賠上自己的健康?這樣的能源政策,沒問題嗎?
再說,提出「用肺換藻礁」的政府,不也提出過「不會缺電」的保證嗎?現在,僅僅因為「三接」可能出現變數,當初那些「不缺電」的保證立刻吹彈即破了嗎?原因無他,民進黨長期高舉「反核」大旗,目的只為妖魔化國民黨,它對於能源轉型的規劃和執行並未有精準的推估。也因此,蔡總統掌權後推動新能源的作為雖然風風火火,但實質的進展卻遠落後於預期。更糟的是,還不時為電力開發破壞國土環境,藻礁只是其中一端。
檢視一下蔡政府執政五年以來的台灣電力狀況,人們即不難了解,政府每天夸夸其談的能源轉型究竟有多少進展。根據台電的發購電統計,我國天然氣的發電比重,從二○一六年的卅六%到去年僅增加為四○・八%,距離蔡總統訂下的五十%目標仍極遙遠。燃氣比重的增加,主要是取代了三趴多的燃油。至於其他電力,則多半在原地踏步:再生能源從五・一%略增為五・八%,幾乎是無感變化;核能發電比重從十三・五%微降為十二・七%,同樣是無感變化。最糟的是,燃煤發電比重僅從四年前的卅六・九%減為卅六・四%,四年僅下移零點五趴。
從這些電力結構曲線的細微變化看,其實不必等到二○二五年,我們已可斷言:蔡政府訂下的「天然氣五成、燃煤三成、再生能源二成」的「五三二」目標,完全沒有達成的可能。就算允許中油的天然氣接收站強行建在藻礁上,牛步的天然氣發電增長,五年後不可能達到五十%。難度最高的是再生能源,儘管風機一根根在海邊豎起,太陽能電板粗暴地入侵山林和埤塘,但要達到兩成發電量,根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漫漫長路。
當上述的能源轉型目標一一跳票,人們不難想像,到最後可能被迫上場收拾殘局填補台灣電力空檔的,將是被民進黨妖魔化而迄今仍占一成二比重的核電。屆時,台灣將出現絕頂荒誕突梯的局面:蔡政府嚷嚷八年的「非核家園」目標跳票,而台灣的缺電危機,卻要靠它長年唾棄的核電來彌補與挽救。
這次護藻礁公投連署最大的意義,不只是人們開始懂得珍惜自然環境,而是透過這場連署,戳破了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氣球。民進黨利用「反核」宣傳推倒了國民黨,但它的能源政策並不是立足於務實的服務社會目標,而是透過不斷的發包將利益輸送給其親信企業。
而今,這個一再保證「不缺電」的政府,卻以可能缺電為由,要求人民在「肺」和「藻礁」之間作出選擇,把國民健康和環境保護都拋在腦後。這樣的政府,你還敢相信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