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聯合報黑白集/外交別拿來打臉

不知從何時起,「打臉」變成了台灣政治生活的日常。每天不是在野黨打臉執政黨,就是網軍打臉在野黨,再不然就是互相扭打成一團。這發生在外交場域,更是斯文掃地。
以拜登就職典禮為例,我駐美代表蕭美琴現身現場,終於解除了大家對她是否受邀的疑惑。曾發文譏她受邀「門都沒有」的藍委馬文君,隨即遭到綠營打臉。接著綠委羅致政吹噓,蕭美琴是台美斷交後首位收到正式邀請函的代表;藍營立刻反譏,馬政府時期駐美代表金溥聰即出席了歐巴馬的就職典禮,還派了立法院長王金平率團,程建仁也說曾獲邀。
這還沒完。有網紅質疑蕭美琴所站位置似乎只是在「草地打卡」,也未見佩戴出席證;綠網軍立馬出征代答,說典禮本來就是在草地舉行。至於外交部門炫耀蕭美琴上周即收到主辦單位的邀請函,只是低調未公布;對此,藍營又叫陣應秀出邀請函以昭公信。
為了是否受邀,各方如此交互打臉,到底意義何在?事實是,拜登就職典禮因情況特殊而縮小規模,加上疫情嚴重,大家都站得很遠。倘若蕭美琴真秀出邀請函,就能堵住閒言閒語嗎?
外交關係必須悉心經營,不能光靠嘴炮。蔡政府先前押錯寶,已失去誇口的本錢。重要的是,大家別再拿外交彼此打臉,那傷的都是台灣自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