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聯合報黑白集/監委的雙重標準

本屆監委去年八月上任就彈劾公懲會前主委石木欽,調查報告並揭露同樣與商界不當往來的「石木欽們」大有人在,要求政院、司法院兩個月內徹查。四個多月後,各單位終於交出報告,監委再度開記者會,批評調查局的報告避重就輕又內容矛盾,要求法務部續行查處。
監院長期被譏「只拍蒼蠅」,這次抖出多位司法警調的高官,作法值得肯定。但若說監委已做到大公無私、不畏權勢,卻又未必如此。
石木欽確實與富商翁茂鍾不當往來,但依《公務員懲戒法》,已超過懲戒年限。但監委高涌誠去年八月在記者會上強調,堅持彈劾的原因是,這麼嚴重的情況,社會大眾怎可能接受監院就這樣船過水無痕?
問題是,在此前一個月,高涌誠負責調查總統府私菸案,卻決定不對任何官員提出彈劾。他在記者會上解釋,國安局長彭勝竹已請辭,總統府正副侍衛長等官員也分別受懲處、甚至法辦,「再提彈劾的意義已經不大」。
短短不到一個月,高涌誠辦案從「再提彈劾意義不大」,變成「絕不能船過水無痕」,這到底是什麼標準?監委若想真正被大眾信任,不被視為配合上意的職業打手,必須遇事標準一致,才不招致罵名。但對現下的執政當局或其側翼,如果監院戒除「雙標」,還能運作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