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開放萊豬 代價知多少

政府今年元月1日正式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內臟及30個月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並堅持不允許強制性標示,而是由商家自由選擇是否標示;由於取得「台灣豬」標章非常容易,民眾無法確定選用豬肉是否含有萊劑,在選購豬肉及相關肉製品時就非常小心,部分民眾更乾脆選購羊肉或雞肉來取代豬肉和牛肉,以免吃到萊劑。這樣的消費需求改變,導致近來肉品價格出現相當幅度的上漲,增加每個家庭不少負擔。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已經明講,在短期內沒有處理好美國內政之前,不會處理與其他國家之間自由貿易協定,使得短期內想要洽談台美經貿協定的可能性也大為降低。對台灣來說,開放萊豬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依農委會畜產行情網的最新資料,今年以來,台灣各項肉品的價格幾乎都呈現大幅上漲。以國人消費最多的豬肉為例,去年元月1日每公斤的拍賣價格為66.1元,今年元月1日的價格上漲為72.1元,到了元月13日更上漲到76.1元。如果用前兩個星期的平均價格來看,去年平均價格為65.4元,今年為74.4元,上漲了14.2%。
家禽類漲得更多,以元月前兩周平均價格來看,去年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63.9元,今年上升為84.5元,漲幅為32.1%;羊肉漲幅最大,由每公斤198.1元上升到282.3元,漲幅高達42.5%。只有牛肉的價格維持在每公斤139元,沒有明顯變化。上述價格還只是批發價格,進到各種市場以後的零售價格會變得更貴。另外,今年春節時間較晚,2月中旬才過年,到時肉品價格很可能會因為需求增加而再漲一波,再加重每個家庭的負擔。
照理說,開放美豬進口,成本較低,供給增加,應該會使得整體肉品市場的價格下跌,為什麼反而看到價格上升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開放萊豬,讓人們擔心可能會吃到萊劑,所以選擇只吃國產豬,因而推升國產豬價格。另一方面,由於並未強制標示萊豬,部分民眾採購禽類和羊肉來代替,也導致這兩種肉品的價格上漲。至於牛肉部分,則因國產牛肉市占還不到10%,且價格比進口貴很多,影響不大。
在肉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我們合理推斷,未來相關肉製品的價格也可能水漲船高,這是國人為了安心食用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另一種可能就是價格維持不變的肉製品,可能就無法追源,選用這種肉製品的消費者必須承擔吃到萊劑的風險。
至於未來肉品價格是否可能回降?可能不太容易。因為近年來國人對於食品安全的要求愈來愈高,很多廠家也會因此強調只採用國產肉品。另一方面,還是會有一部分國人對於價格很敏感,當他們逐漸忘記萊劑時,可能就會開始選用較便宜的肉品。也就是說,未來台灣的肉品會形成兩個市場,一個是強調國產肉品的較高價市場,另一個則是一般較廉價的市場;不幸的是,後者可能就是一些政治人物所稱、給收入較低者多一種選擇的結果。
造成肉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還是在於對於含有萊劑的肉品無法清楚標示所致。如果可以清楚地標示,民眾就可以很容易地去做選擇,而不用花高價去選購強調採用本土肉品的製品。
換句話說,如果標示清楚,產品沒有訊息不對稱的問題,消費者就不需要花更多的代價去選購沒有問題的商品。但是,政府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願意強制標示萊劑,結果就是讓民眾付出更多不必要的代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