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眼看陳時中把超前部署變成了落後抵抗

全球新冠疫情再起,我國也爆出單日新增廿四例境外移入確診的高峰,指揮中心緊急宣布暫緩引進印尼移工。如此一來,不少家庭的照護工作將受影響。與此同時,台灣昨起實施新入境管制措施,所有入境者需持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證明。這可能造成檢驗能力不足地區之國民無法返國,而持偽造證明者卻能長驅直入,也備受爭議。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將近一年,台灣一年來抗疫有成,值得驕傲。但隨著各國疫苗相繼研發成功,英國下周即將開始施打,其後德國、美國也將跟進,情勢即將改觀。有了疫苗後,全球的防疫作戰將進入全新階段,早一步取得集體免疫的國家可及早恢復正常運作,免於封鎖之苦。相形之下,我國還在苦等COVAX分配疫苗,連一線醫務人員都不知何時才能施打。屆時,台灣藉邊境管制死守的「低確診」防疫成果,便可能變成一個無效的成績。
換言之,稍早蘇內閣夸夸其談「超前部署」的防疫成效,眼看著就要變成「落後抵抗」,台灣的優勢很快將不復存在。原因無他,這個喜歡自我吹噓的政府,顯然對自己的「大內宣」頌詞也感到陶醉不已,久而久之,終於失去自己的瞻矚和方向感。例如,在台灣防疫成績遙遙領先時,我國可以補強的部署是加強入境普篩,同時設法購入更便宜有效的試劑。然而,陳時中卻一口咬定「沒有必要」。再如,全球研發領先的疫苗有多支,陳時中第一時間悍然將中國大陸的疫苗排除在外,甚至連大陸廠商代理的外國疫苗都予以否定。這些做法,都在揮霍全民的防疫資產和機會,只為滿足官員一己的意識形態偏見。
檢視昨天新實施的入境管制措施,此時加強控管,自是必要的防範。但如果陳時中能聽取外界意見,及早實施入境普篩,或者將旅客「自費篩檢」當成一個選項,又何致發生拒絕國民入境可能涉及「違憲」的爭議?再看,近期印尼移工來台出現大量確診病例,但這些移工均持有核酸檢測陰性的證明,讓陳時中大嘆「真偽難辨」。關鍵是,政府如能善用入關篩檢的主動權,即使不採普篩,而是針對特定地區或特定人士進行篩檢,再加上十四天的隔離,都能減少「假陰性證明」肇禍的機率。但在陳時中的偏執下,外界的建言皆被當成耳邊風。
疫情期間,台灣入境旅客人數多半僅千餘人;近日因為入境條件將變嚴,因此才激增為三、四千人。這區區數千之數,一個自詡防疫模範生的國家,難道沒有能力篩檢?且看,十月間大陸山東青島市為追查一名本土確診者,五天之內對全市一千萬人口實施核酸檢測,迅速找到了那名「零號病人」。三月間,韓國的每日檢測量就高達一萬多人,二十分鐘即可測出結果。然而,台灣至今還在靠十四天的居家隔離作為檢測劑,並推稱PCR篩劑「很貴」,無法大量進行。這種消極的託詞,完全是官僚怠惰心態的表現。試問,政府接連編了三次防疫紓困特別預算,錢不用在防疫,卻拿去補貼旅遊,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四、五月前,陳時中或許算是稱職的防疫指揮官,但光環罩頂之後,他就一直在原地踏步了。原因是,當防疫進入長期抗戰後,已變成國安戰略的問題;但整個蔡政府卻仍把所有責任都交給一個衛福部長,管制口罩、管制小明、控制疫苗取得,卻不設想國家的下一步要怎麼走。如今,眼看超前部署已變成落後抵抗,陳時中終將功不抵過。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