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撞球/台灣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驚傳死訊 趙豐邦發文證實

世紀合體!GD現身周杰倫豪宅 私下互動全說了

經濟部拒絕提供屏東光電浮台關鍵資料 黃國昌嗆:淪不肖廠商細漢仔

我騙了詐騙集團1900元!女大生接電騙反將一軍還倒賺:他們還求我別曝光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刷單」、「猜猜我是誰」、「冒充中國官員」等電話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最近大陸一位女大生接到詐騙電話,立刻察覺有鬼,機警用DeepSeek查證對方身份,確認是詐騙後,竟然反將一軍,靠著一連串「神操作」成功從詐騙集團手中騙走了425人民幣(約新台幣1,900元)。她之後也有報警處理,還獲得員警稱讚。不過她的銀行帳戶也因為資金流涉及詐騙集團而遭到凍結,因此她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學我!」

這名女大生日前在小紅書發影片分享經過,笑說,「110嗎?我要報警,我騙了境外詐騙集團400多塊…」還爆料自己「坑了詐騙犯一筆,結果他們還拜託我別把事情發上網」。

詐騙來電演很大 她將計就計成功反詐

她回憶,某天下午突然收到微信訊息,對方自稱是她五年前報名網課的某個機構,說要退還學費。她就加了對方的企業帳號,對方接著傳來一個網址,叫她貼到瀏覽器下載一個軟體。她覺得不對勁,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那個軟體早就被列為詐騙工具,當下立刻提高警覺。

意識到遇上詐騙,她乾脆決定「反向操作」,假裝相信對方,加入對方的群組「陪他們玩」。她描述那個群組像是精心設計的騙局,有很多人扮演不同角色互相搭配,好像在演出一場大型詐騙劇,「真的超像NPC演戲給你看」。

詐騙集團先轉帳給她 讓她「嚐甜頭」

為了博取她的信任,詐騙集團先轉給她205人民幣(約917元新台幣)。她一度猶豫要不要收手,但對方持續誘導她進行下一步,表示如果繼續操作,還能拿到更多退費。她按照流程做了,再次拿到220人民幣(約983元新台幣)。錢一到帳,她立刻退出群組並報警處理。

雖然有報警 但帳戶還是遭凍結

雖然女大生成功將詐騙犯耍了一波,還獲得警方稱讚機智,但因為整起事件牽涉到詐騙資金流向,她的銀行卡也被凍結了一個月。她呼籲大家接到可疑電話要「不聽、不信、不轉帳」,並強調「真的不要學我這樣做,雖然看起來很爽,但後果其實不輕鬆」。

她也補充,後來DeepSeek提醒她,「黑吃黑」這種行為本身也有可能觸法,與其冒險,不如乖乖報警,讓警方依法處理。

延伸閱讀:

電騙新招!扮淘寶官方咁講 港女秒被轉走全部存款 cut卡都無用

電騙新招|冒認速遞公司咁講 富商14秒即收線仍被轉走$180萬存款

相關新聞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工作沒出包卻突然被開除 OL傻眼:被同事投訴「體味太重」

中國大陸一名女上班族近日在網路發文控訴,自己工作期間沒有任何過失,卻突然接獲公司通知「明天起不用再來上班」,讓她錯愕不已。公司提出的理由竟是「體味太重、影響同事辦公」,也讓她質疑這樣的處置方式是否合理。

女子辦退稅意外發現自己「有配偶」8年 她傻眼:從沒見過對方

「誰把我的婚結了」,早前,雲南文山市的羅女士在辦理退稅時,竟意外發現自己8年前在安徽馬鞍山「被結婚」,這些了一直做了「有夫之婦」卻懵然不知。周六(12日),她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含山縣警方已查出涉嫌冒用其身份辦理婚姻登記的嫌疑人,文山警方將與含山警方聯合調查。

這樣開冷氣險滅門!一家5口這樣開冷氣晚餐急送院 醫生:可致命

炎炎夏日開冷氣機是平常事,卻差點導致全家滅門?大陸浙江省溫州市一家五口在家中吃飯後,陸續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以為是食物中毒,但送院檢查發現,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更與開冷氣煮飯有關。

想吃荔枝遭拒!8歲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 1原因獲賠3倍賠償

小孩為報復父母而豪購26箱荔枝,結果意外打假?山東1名8歲男童因想吃荔枝而家人拒買,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荔枝,共計逾1萬元人民幣(約4.1萬台幣),家長發現商家尚未發貨,申請退款遭拒。結果貨到時,父親開箱發現商家發來的是次級的「桂花香」,再要求退款未果,商家給出的解釋更令人傻眼。事件經內媒介入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有大陸律師指商家做法更涉及虛假宣傳,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作消費金額的3倍賠償。

高溫超過37℃!山東高校宿舍未裝冷氣 學生寧滯留超市避暑

近日,山東省煙台市連續高溫,網傳煙台南山學院東海校區學生宿舍未安裝空調,導致學生難耐酷暑,甚至有學生中暑暈倒被救護車送醫。7月5日,該校區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中暑學生身體無大礙,校方正針對宿舍降溫問題商討解決方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