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延托真相/公幼師暑期照顧身心耗竭 外聘人力現隱憂

桃園網美餐廳深夜施工突爆炸 工人全身45%二度燒燙傷雙腳血淋淋

香港公園1招趕絕廣場舞?陸客曝原因 網呼籲在大陸推廣

廣場舞示意圖。新華社
廣場舞示意圖。新華社

大陸各個公園或空曠地方都常見上演「大媽廣場舞」,聲量之大非常擾民,令到居民苦不堪言。而香港公園一般較少見到相關場面,最近有來港旅遊的陸客在小紅書上傳片段,稱在香港的公園竟然見不到「廣場舞」盛況,甚至形容「來到香港發現有1個大陸沒有的現象」,經研究後,原來本港康文署在其管轄的公園或其他地方掛上橫額,提醒「任何人在遊樂地進行音樂活動而令他人煩擾,一經定罪,可處第3級罰款(港幣10,000元,約新台幣37,682元)及監禁14日」。

影片惹來大量大陸網友起哄,留言指「能不能在大陸『推廣』一下?」、「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不能用自己的自由踐踏他人的權利」、「控制大媽唱歌吸引大叔打賞,之前的公園都烏煙瘴氣」。但亦有人指大媽都有變招,「其實她們也有跳廣場舞,就是用手機或是類似小型隨身聽放音樂,很小聲的那種,之前早上送小朋友上學遇到,她們還有進行類似八段錦,都是小聲」,因有控制聲量,所以不算擾民而沒有被驅趕或檢控。

小紅書用戶︰沒有一個人跳廣場舞

許多大陸網友近期在小紅書上傳影片,表示來港後發現公園或空曠地方沒有好像過往一樣上演「大媽廣場舞」,當中有人在晚上拍攝,指出「這麼好的公園湖面」、「居民樓很多」,但「沒有一個人跳廣場舞」,附近只有阿伯靜靜捉棋,另有人光天化日之下在中環碼頭一帶同有類似情況。

進行音樂活動而令他人煩擾 最高可被罰1萬元和囚14天

在港的陸客不約而同指出箇中原因,原來本港康文署在其管轄的公園等地方掛有橫額,提醒「任何人在遊樂地進行音樂活動而令他人煩擾,一經定罪,可處第3級罰款(港幣10,000元)及監禁14日」,拍攝者笑言「不會有人在公眾場所跳廣場舞,至少聲音應該不會有」。

網友︰大陸應該效法

許多網友留言指「香港什麼都有規有矩,什麼都會罰的」、「大陸應該效法」、「根本不該有廣場舞,就是擾民」,但亦有人指「中山紀念公園有人在跳,不過遠離民居,所以沒人去投訴」、「還是有的,但是都戴上了耳機」。

延伸閱讀:

輕鐵大媽大聲用手機!惹紋身男爆粗罵戰17分鐘 網民轟:最嘈係你

大媽帶電動車搭港鐵 網民斥危險:鋰電池着火就大鑊 港鐵咁回應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大媽 小紅書 跳廣場舞 音樂 香港

延伸閱讀

邵逸夫打造邵氏電影、無綫電視 提攜眾星爭霸兩岸三地數十年

留學香港 港審批拆牆鬆綁 鼓勵酒店、商廈改裝學生宿舍

跨境支付通22日上路 港轉數快匯內地交學費、轉生活費…

香港5月個人破產呈請949宗 按月升17% 創5年新高

相關新聞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這樣開冷氣險滅門!一家5口這樣開冷氣晚餐急送院 醫生:可致命

炎炎夏日開冷氣機是平常事,卻差點導致全家滅門?大陸浙江省溫州市一家五口在家中吃飯後,陸續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以為是食物中毒,但送院檢查發現,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更與開冷氣煮飯有關。

想吃荔枝遭拒!8歲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 1原因獲賠3倍賠償

小孩為報復父母而豪購26箱荔枝,結果意外打假?山東1名8歲男童因想吃荔枝而家人拒買,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荔枝,共計逾1萬元人民幣(約4.1萬台幣),家長發現商家尚未發貨,申請退款遭拒。結果貨到時,父親開箱發現商家發來的是次級的「桂花香」,再要求退款未果,商家給出的解釋更令人傻眼。事件經內媒介入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有大陸律師指商家做法更涉及虛假宣傳,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作消費金額的3倍賠償。

「盲盒開蚌」藏貓膩 直播主偷塞珍珠誤導觀眾競價

近年來結合「盲盒」與「直播帶貨」的珍珠開蚌,儼然成為網路熱潮。不少業者主打「低價競拍」、「現場驚喜」等話術,吸引大批網友參與。但實際上,鏡頭背後的真相,可能比你想的還複雜。

高溫超過37℃!山東高校宿舍未裝冷氣 學生寧滯留超市避暑

近日,山東省煙台市連續高溫,網傳煙台南山學院東海校區學生宿舍未安裝空調,導致學生難耐酷暑,甚至有學生中暑暈倒被救護車送醫。7月5日,該校區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中暑學生身體無大礙,校方正針對宿舍降溫問題商討解決方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