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下跌66點收22,362點 台積電收平盤1,080元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00後名校畢業生旅行成癮 靠偷錢包賺旅費3年內旅行120多次

安某作案是因旅行成癮。(案件聚焦)
安某作案是因旅行成癮。(案件聚焦)

上海一名00後(指出生於2000年到2009年之間)安姓男子於當地一所「雙一流」大學畢業,畢業後入職大公司當上了HR(人資),稅後月薪達1萬人民幣(約4.1萬新台幣)。然而,旅行成癮的他未有滿足,竟動起了歪念,靠著到處偷錢包,竟在3年內旅行120多次,護照內頁敲滿了邊檢章。早前,他被警方抓獲,而落網前他還計劃去非洲,甚至連疫苗都打好。

2025年4月,一名李姓男子到寶山區羅涇鎮某企業面試,面試不過半小時,結果前腳離開,後腳他就收到了銀行的消費提醒,稱他刷卡購買了5000美元(約14.7萬新台幣)的機票。

李先生憶述,面試時他的背包放在了會議室,當時現場只有接待他的HR,而銀行提供的消費信息顯示,機票的受益人信息正是HR、25歲的安某,種種證據都指向後者是重大疑犯。

4月22日,寶山公安分局羅涇派出所的民警依法對安某進行傳喚。而在安某家進行搜查時,警方發現他床頭櫃內竟藏著兩個非他本人的錢包,一個是同事在公司丟的,另一個是旅居國外的張先生半年前在國外機場丟的。因此,當接到警方電話時候,張先生還以為是騙案。

事實上,安某的收入不錯,作案手法也並不高明。2022年畢業後,憑著「雙一流」大學、一流專業的學歷,以及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幾次跳槽後,安某最終入職大公司當上了HR,月薪稅後到手1萬,公司還幫忙解決了租房問題。

之所以甘願冒著如此風險也要去實施盜竊,完全是因為他需要更多的錢來支撐他對於旅行的狂熱愛好。從他手機APP記錄的出行信息來看,整個大學四年,他的出行次數就高達一百多次,且經常會出現一天之內往返上海和外地,或者三天輾轉兩個城市這種極其隨性的行程。

平時,安某在公司表現得非常低調,下班就開啟「說走就走」的「空中飛人」模式:不管是雙休日還是公眾假期,只要一有假,他就必定出行,3年時間就飛了120多次,足跡就遍布四大洲七個國家,護照內頁敲滿了邊檢章。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被警方抓獲前,安某還計劃去非洲,甚至連疫苗都打好了。目前,他因涉嫌盜竊罪,已被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

延伸閱讀:

福建37歲媽媽跟旅行團行山打卡墮崖亡 兩幼子睹全程崩潰痛哭

泰國芭提雅發現40歲中國男性遺體 持精英旅行簽證 或為滑倒溺亡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想吃荔枝遭拒!8歲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 1原因獲賠3倍賠償

小孩為報復父母而豪購26箱荔枝,結果意外打假?山東1名8歲男童因想吃荔枝而家人拒買,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荔枝,共計逾1萬元人民幣(約4.1萬台幣),家長發現商家尚未發貨,申請退款遭拒。結果貨到時,父親開箱發現商家發來的是次級的「桂花香」,再要求退款未果,商家給出的解釋更令人傻眼。事件經內媒介入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有大陸律師指商家做法更涉及虛假宣傳,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作消費金額的3倍賠償。

「盲盒開蚌」藏貓膩 直播主偷塞珍珠誤導觀眾競價

近年來結合「盲盒」與「直播帶貨」的珍珠開蚌,儼然成為網路熱潮。不少業者主打「低價競拍」、「現場驚喜」等話術,吸引大批網友參與。但實際上,鏡頭背後的真相,可能比你想的還複雜。

3分鐘搞定一餐?陸上班族瘋吃「人用飼料」 網嘆:有夠悲哀

近日,中國市場一款名叫「若飯」爆紅,主打3分鐘就能解決一餐,而且一餐只需花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0元)就搞定,這個產品意外在抖音爆紅,引發「人用飼料」的討論,許多網友悲哀表示,「打工仔忙到已經不能好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端「冒煙」網友笑稱變「加濕器」 真相曝光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部近日被指「冒蒸汽」、「冒煙」,相關畫面在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甚至有人戲稱「開瓶器」變成了「加濕器」,網友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內媒報道指出,建築頂部冒出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後凝結形成的小液滴,其本質與自然中的雲、霧一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