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沈慶京羈押就診273次有生命危險?交保得找到「2億」身價的人

慟!《無人知曉》31歲女星姜瑞夏癌逝 弟弟悲慟發文「來世換我照顧妳」

超越貝佐斯!這位女CEO上季大賣18億美元股票 高層套現第一名

大陸武漢一家長用鸚鵡幫女兒拔牙惹議 醫生:恐感染鸚鵡熱、禽流感

武漢一家長用鸚鵡幫女兒拔牙,鸚鵡咬住一顆牙後輕晃兩下,順利拔走。(影片截圖)
武漢一家長用鸚鵡幫女兒拔牙,鸚鵡咬住一顆牙後輕晃兩下,順利拔走。(影片截圖)

近日,一位來自武漢的家長用鸚鵡幫女兒拔牙的影片引起討論,有人讚鸚鵡聰明,一眼分辨出要拔走哪顆牙,但也有人擔心這種拔牙方式容易傳染疾病,尤其要注意「鸚鵡熱」。

《九派新聞》報導,影片顯示,家長手持鸚鵡,慢慢靠近女孩的嘴巴。隨後,鸚鵡精準咬住目標,在女孩口中輕晃兩下,伴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響,牙齒順利拔走。

網友們都很驚訝鸚鵡為何知道應該拔哪一顆牙。家長在評論區回覆稱,該隻鸚鵡已經是第3次幫小朋友拔牙,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一眼就能分辨要拔出哪一顆牙。她提到,這隻鸚鵡才買回來幾個月,由鄰居餵養,一直很健康。

不過,用鸚鵡拔牙容易傳染疾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金銀潭醫院感染科主任文丹寧提醒,鸚鵡拔牙可能導致嚴重感染,引發鸚鵡熱、禽流感等疾病。

文丹寧介紹,鸚鵡作為一種禽類動物,可能攜帶不明來源的細菌和病毒。拔牙時,鸚鵡的喙和口腔密切接觸,牙齒脫落時還可能伴隨出血,會進一步增加感染風險。

她表示,禽類可能存在一些人與畜禽共患的疾病,可以傳染給人類,最常見的是禽流感。另外,鸚鵡熱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鸚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攜帶病毒。文丹寧建議,在鸚鵡拔牙後,家長要密切觀察兒童是否出現不適,若出現發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主動告知醫生與禽鳥的接觸史。

該院口腔科主任熊凡指出,鸚鵡無法準確判斷拔牙的適宜時機和方法,存在損傷口腔軟組織和感染的風險,既不安全也不衛生。鸚鵡的喙堅硬有力,拔牙時可能會咬傷牙齦,還有拔錯牙和咬傷臉部的風險。

熊凡介紹,拔牙是一項複雜的操作,以乳牙為例,如果鸚鵡只拔出牙冠,遺留殘片或殘根,後期還是需要通過醫療手段干預。他建議,換牙期讓牙齒自然脫落,若遇到乳牙滯留或雙排牙等情況,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由專業醫生評估並處理,確保牙齒健康發育,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延伸閱讀:

兒童節竟成演出服電商噩夢?商家訴苦:遭集體退單還收差評

網售兒童涼拖鞋藏「毒風險」 增塑劑超標509倍或致性早熟、哮喘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工作沒出包卻突然被開除 OL傻眼:被同事投訴「體味太重」

中國大陸一名女上班族近日在網路發文控訴,自己工作期間沒有任何過失,卻突然接獲公司通知「明天起不用再來上班」,讓她錯愕不已。公司提出的理由竟是「體味太重、影響同事辦公」,也讓她質疑這樣的處置方式是否合理。

女子辦退稅意外發現自己「有配偶」8年 她傻眼:從沒見過對方

「誰把我的婚結了」,早前,雲南文山市的羅女士在辦理退稅時,竟意外發現自己8年前在安徽馬鞍山「被結婚」,這些了一直做了「有夫之婦」卻懵然不知。周六(12日),她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含山縣警方已查出涉嫌冒用其身份辦理婚姻登記的嫌疑人,文山警方將與含山警方聯合調查。

這樣開冷氣險滅門!一家5口這樣開冷氣晚餐急送院 醫生:可致命

炎炎夏日開冷氣機是平常事,卻差點導致全家滅門?大陸浙江省溫州市一家五口在家中吃飯後,陸續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以為是食物中毒,但送院檢查發現,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更與開冷氣煮飯有關。

想吃荔枝遭拒!8歲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 1原因獲賠3倍賠償

小孩為報復父母而豪購26箱荔枝,結果意外打假?山東1名8歲男童因想吃荔枝而家人拒買,竟偷偷網購26箱高檔「妃子笑」荔枝,共計逾1萬元人民幣(約4.1萬台幣),家長發現商家尚未發貨,申請退款遭拒。結果貨到時,父親開箱發現商家發來的是次級的「桂花香」,再要求退款未果,商家給出的解釋更令人傻眼。事件經內媒介入後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有大陸律師指商家做法更涉及虛假宣傳,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應作消費金額的3倍賠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